上一版  下一版
海南洪水村:茅草屋里的幸福守候
沧州谢家坝:百年“糯米大坝”
下一篇4 2015年04月0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最美乡村③
海南洪水村:茅草屋里的幸福守候

 

■黎家妇女在织锦

    山高高,路遥遥,清水涟漪洪水村。

    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城向东,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山路盘旋,终于来到这个隐藏在霸王岭深处的小山村。

    枕卧潺潺明望河,倚靠宛若游龙的俄贤岭,洪水村四周重峦叠嶂,绿树掩映,鸟鸣鸡叫,声声入耳。一片苍翠的椰林下,间或冒出一间间形似覆舟的茅草屋,古朴而淳美。

    关于茅草屋的由来,洪水村至今流传着雅丹公主的传说。相传雅丹公主因触犯家规,被父王置于一条船上,顺河流至一座孤岛。为了遮风避雨、防御野兽,公主将砍来的木桩竖立在海滩上,把小船底朝天搁在木桩上做屋顶,又割来茅草遮住四周,从此生活在船形屋中。船板腐烂后,她用茅草盖顶,后来变成黎族船形茅草屋。

    传说无以为证,船型茅草屋却真实地记录着洪水村人的生活,被称为黎族文化的“活化石”。村民们说,别看船形茅草屋简陋,但冬暖夏凉,几十年来不知扛过了多少风雨,村里78间茅草屋至今完好无损。

    在茅草屋里生,在茅草屋里长,又在茅草屋里娶妻生子,洪水村村民林庆的幸福与茅草屋紧紧连在一起。

    按照黎家的习俗,女儿长到16岁,父母要在居住的茅草屋旁为她搭一间小草寮。日落后,求爱的黎族小伙子会站在草寮外与姑娘对歌。如果是意中人,姑娘便会打开房门。当年,林庆就是这样“唱”动了心爱的姑娘。

    林庆盖茅草屋婚房时,村里的男女老少全赶来帮忙。大伙儿用掺着稻草的泥土砌成墙,用泡过水的藤条捆绑竹木,筑起房顶脊梁,再盖上晒干的茅草……就地取材的茅草屋,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

    茅草屋里有洪水村人的青春故事,也承载了黎族群众的独特文化。酿酒技艺、黎锦编织、黎族歌谣,这些黎家传统,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为之心醉。

    在茅草屋旁,一位阿婆点燃木头,支起大锅,倒入清水。待水八成热,舀进酒糟,盖上酒器。不一会儿,火苗子蹿起来,升腾的蒸汽遇见凉水,变成一滴滴香甜的米酒。不远处,结伴坐在茅草亭里的黎族女人们,手指飞扬,线条穿梭,正在编织一幅幅美丽的黎锦。锦缎上的螃蟹、马、鸟等各种图案,代表着如意、吉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每逢婚丧嫁娶或“三月三”等黎族重大节日,洪水村人便穿上自己编织的黎锦服饰,拿出最好的米酒招待客人。肉食鲜美,米酒香甜,喝到兴高采烈时,他们会唱起山歌《欢迎你到黎家来做客》,歌声悠扬,令人陶醉。

    时代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变。

    2009年,当地政府每家补贴8000元,支持民房改造,如今补贴增加到2.9万元,村里141户全部盖起平顶房,一步迈进现代生活。林庆和大伙儿一样,也盖起了宽大整洁的平顶房。然而,他舍不得拆掉茅草屋,经常回来通风、打扫。他说:“以前,在屋里生火做饭,烟熏火燎可以赶走蛀虫,现在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虫蛀房梁。”在林庆看来,茅草屋是黎族人的“根”。

    就这样,善良淳朴的洪水村人在大山深处幸福地守候着。

    ■小贴士

    怎么去:从海口出发,走西线高速,约149公里到达昌江县城石碌镇。位于石碌镇东南方向的王下乡洪水村,距离县城50多公里。

    吃什么:五脚猪肉,明望河里的螺和鱼,黎族人自家酿的米酒,天然的蜂蜜等,还有菠萝蜜、莲雾、龙眼等水果。

    玩什么:随村民到明望河里垂钓、抓鱼、摸螺,到村民家里采摘龙眼、菠萝蜜等。

 
下一篇4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