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习近平点赞的“四有”书记谷文昌
2015年04月09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近平点赞的“四有”书记谷文昌

 

    ■木麻黄试种成活,谷文昌欣喜若狂。    资料图片

    ■谷文昌下基层时参加田间劳动

    他已经去世34年,却仍为当地民众深深怀念;

    他带领群众植下的满岛木麻黄,如今已长成防风固沙的茂密森林;

    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老百姓尊他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当地多年的习俗;

    他就是谷文昌,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东山的父老乡亲,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又一次拥至谷文昌墓前,献一捧自己采摘的花草,放一盘自家做的吃食,燃一根他生前最爱抽的香烟,寄托无限缅怀。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1950年随部队南下至福建,在海岛东山县工作了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后来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文革”期间曾被下放劳动。凡是他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只要提起谷文昌,人们都有说不完的敬重、道不完的思念、言不尽的呼唤。

    东山这个富饶美丽的生态海岛,昔日竟是“沙滩无草光溜溜,风沙无情田屋休”的荒凉沙岛。一年四季6级以上大风多达150多天,森林覆盖率仅0.12%;百年间,风沙不断吞没家园,天花、眼病泛滥,外出当苦力、当乞丐的十之有一;当地有7个“蔡姓”村,被风沙埋得只剩4个。这是解放初《东山县志》上的记载。

    1950年,离台湾最近的闽南海岛东山被解放,旧社会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了,但压在东山人祖祖辈辈头上的风、沙、旱“三座大山”,还横亘在面前:群众分到了土地,但种不出粮食,分地又有什么用?

    某天下乡路上,当时还是县长的谷文昌,碰到一群村民,身穿破衣、手提空篮,一打听,是要去乞讨。乞讨?东山解放都3年了,居然还发生这样的事。“我这个县长,对不住群众呀!”

    “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挖掉东山穷根,必先治服风沙”,东山县第一次党代会上写下决议:“十年内全面实现绿化,根本解决风沙灾害。”

    然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谈何容易?

    沙刚搬走,风一吹,又埋上。只能靠造林来固沙。造什么林?相思、苦楝、黄桦……十几种树轮种了个遍,无一成活。

    屡战屡败,有人气馁。“这沙灾,连神仙都治不好,听天由命吧。”但谷文昌对天发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为了找到合适的海防林种,谷文昌和技术人员翻尽资料。听说广东电白县成功种活了一种名为木麻黄的树,谷文昌立即派人前去。捧着树苗,他像孩子捧着地瓜一样兴奋。

    “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1958年一开春,一连4天,数十万株木麻黄遍植全岛。

    然而,失败又至。持续一个多月的倒春寒,冻死了几乎全部树苗,也寒透了所有人的心。几近绝望之际,技术员小林告诉谷书记,白埕村有9株还活着!谷文昌抚摸着那几株新绿的幼苗,就像抚摸婴儿的脸蛋儿,“能活9株,就一定能活9000株、9万株!”

    希望,从这点点绿色开始。村里成立了三人技术小组,开展“旬旬造林”试验,气温、湿度,风向、风力,详细记录在案。晴天种,雨天更种。终于,9株木麻黄,变成了20亩丰产试验林,又海潮般向各村漫去……

    3年过去,421座山头、3万亩沙滩,尽披绿装,万亩防沙林、水土保持林,在童山、赤地、沙丘上傲然崛起,环护着田园村舍。

    “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被共产党治服了。人种树、树保地、地生粮、粮养人,东山从此,美丽化蝶。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如果说,治沙造林给东山人带来的是有形的财富、享不尽的“红利”,那么谷文昌的另一项德政,更实实在在地收获人心。

    溃败台湾前,国民党残部疯狂抓壮丁,从仅有1.2万余户的东山,抓走4792名青壮年,留下了日夜思儿的白发爹娘、倚门望夫的新婚少妇、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

    这些壮丁家属人数众多,遍及全岛。

    依照两岸当时硝烟对立的情势,这些壮丁家属是不折不扣的“敌伪家属”。一旦扣上“敌伪”帽子,就是阶级敌人。

    “壮丁们是被捆绑走的,他们的家属是受害人。” “共产党人要敢于面对实际,对人民负责。”时任东山第一区区委书记的谷文昌,向县委建议:把“敌伪家属”改成“兵灾家属”。

    东山县委经认真调研并报上级同意后,采纳了这个建议,一律称作“兵灾家属”,并决定对这些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对待,生活困难给予救济,孤寡老人由乡村照顾。

    两字之差,天地之分。一项德政,十万人心!

    两年后的“东山保卫战”,验证了这一切。

    1953年7月,国民党部队万余人突袭东山,我守岛部队不过千人,兵力悬殊。东山群众特别是妇女,肩挑手拎,车轮滚滚,为前线运水送粮。刘阿婆家里曾被抓走3名壮丁,她不仅挑水支前,还隐藏保护了两名负伤的解放军战士。

    “国民党抓走我们的亲人,共产党把我们当成亲人养。哪怕做鬼,我也愿为共产党守岛!”保卫战后在评选立功受奖的东山群众时,那些失去亲人的妇女竟占了一半以上,刘阿婆也荣获一等功臣。

    今年86岁的靳国富,是当年与谷文昌搭档的县委副书记。他说,谷文昌生前最爱说一句话:“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直到去世前,谷文昌仍改不了家乡口音,一家人依旧习惯吃面条烙饼。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异乡干部,遗言“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百姓在一起,和东山的大树在一起”。1981年1月30日,他魂归东山,当地百姓泣泪相迎,自发捐资建纪念馆、塑雕像,自愿为他守一辈子墓。

    1981年2月6日,谷文昌去世后一周,爱人史英萍便拆除了家中的电话,连同谷文昌的自行车,一并上交:“这是老谷交代的,活着因公使用,死后还给国家。”

    谷文昌定下“为官两原则”:“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凡是对党威信有损害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做。”

    他常对身边人、对家里人说,“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到外地开会,安排好了住房,却常常不见人影。他嫌住宿费贵,干脆和通讯员一起,找了家一晚1.2元的房同住,“怕浪费公家的钱”。

    调到省城,他随身只带两个旧木箱和两瓮咸菜。家里也只是添置了几把藤椅、一张石桌。别人奇怪:怎么不买木制的?“我当林业厅副厅长,家里一下多了好几件木家具,我怕别人说是揩公家油,以后别人还不都得跟着学?”

    从福建到浙江到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过谷文昌,还在一篇题为《“潜绩”与“显绩”》的文章中,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年1月,总书记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时,又一次深情谈起谷文昌,叮嘱大家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

    摘编自人民网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