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官员混日子不胜任要被召回
2015年04月16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组部年度重点研究干部召回制:
官员混日子不胜任要被召回
贵州黔西南州试点 已有上千干部被召回
 

■资料配图

    对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痛批的“为官不为”问题,中组部已将该问题的防治作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据新华网4月13日消息,基于地方试点经验,中组部已着手开始系统研究“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制度。

    为治理懒政庸政,贵州省黔西南州从去年开始尝试推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截至今年2月已有1334名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被召回,其中包括处级干部59名。在召回后的集中培训阶段,黔西南州有的单位甚至组织“召回干部”军训一天。

    ■试点

    贵州黔西南州尝试“召回”不胜任现职干部

    不胜任干部最严重者将被辞退

    兴仁县是黔西南州首个试点干部召回制度向懒政问责的县份。

    据黔西南州政府网公布,兴仁县共为“不胜任现职干部”划定12种情形,包括工作不思进取、不谋干事,不作为、怕作为、乱作为,以及在单位或领导班子中闹不团结、拉帮结派搞内耗,办事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响等等。

    对于这12种情形的不胜任现职干部,兴仁县在召回后,组织为期2天的集中教育、其后安排为期1-6个月的重点项目建设或中心工作进行跟踪考察,如果跟踪考察不合格的,则将采取转岗、免职、降职、降级、待岗乃至辞退和解聘等方式进行组织处理。

    截至目前,兴仁县的这一做法已在黔西南州全面推广。

    召回后集中教育阶段要军训

    干部召回后,怎样进行集中教育?黔西南州人社局官网显示,2014年10月20日,该局首批6名被召回干部的培训班开班。开班仪式打出“向惰政宣战”的标语,所有参加培训者都身着迷彩服。据介绍,在为期4天的封闭式培训中,包括有为期一天的军训;此外还包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相关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电影《焦裕禄》等。

    其他若干县有关集中教育的公开消息则显示,军训也并非“必选项目”,但各地共同明确的一点是:集中教育期间的费用,由不胜任干部本人承担。

    不胜任召回制度被中组部看中

    《黔西南日报》13日报道称,黔西南州的这一尝试,已被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和贵州省委组织部组工干部学院列为2015年重点课题系统研究。

    报道介绍,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已将《防治“为官不为”问题研究》确定为2015年度重点调研课题,黔西南州则主要承担子课题《防治“为官不为”具体对策研究》的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此前,组织部门在任命干部后,干得好的给予提拔、干得不好的却拿他没办法,“干部水平平庸、能力不够,或者懒政惰政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算违纪犯错误。”许耀桐说,“不胜任现职召回制度”为此类干部的管理提供了办法,打破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局面,“不胜任被召回是丢脸的事情,任何一个有上进心的干部都会因此受到刺激和触动,而对能力不足者再组织培训和调岗,也是对干部的终身负责。”

    ■反响

    县委书记为“召回”“家辩”

    ●兴仁县县委书记郭玉海家里不大平静。由他主导的在全县推行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制度,让包括其爱人在内的干部职工倍感压力,二人常常在家“辩论”。“现在单位人人都是监督员,不要说上班偷懒,就是迟到一分钟都不行,有点过分。”爱人说大家有这样的抱怨。郭玉海回答: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在党员干部中形成震慑,不作为就要被召回,对谁都一样。

    ●安龙县戈塘镇政府大门右侧的电子显示屏上,配有标准照片和具体工作职务的10名被列入“红榜”的“干部之星”和6名被列入“黄榜”的干部格外吸引眼球。连续3季度被评为“干部之星”的年轻干部唐永胜表示:“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对待工作更加不敢掉以轻心。”第一季度“黄榜”干部张兴形容自己的变化:“工作再也不敢吊儿郎当,整天都在琢磨怎么干事、干成事。”

    ■案例

    那些被召回的干部

    ●贞丰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剧一位工作人员在全省教育实践活动电视电话总结会议召开时,在会上打瞌睡,违反了会议纪律,被县纪委通报批评。根据召回管理的相关规定,被召回管理,责令其离岗接受为期4天的集中教育学习。

    ●2010年调入兴仁县史志办任副主任的熊忠卫,由于对史志工作认知不多,学习提高不够,工作成效不明显,2014年9月被召回转岗,通过集中教育后,在转岗时主动放弃离县城较近只有10分钟行程的民建乡,到离县城较远行程1个多小时的回龙镇工作。

    ●黔西南州人社局计财科工作人员小杨,最近心情也不顺。单位实施的第一批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中,她是其中一员,培训完被转岗到下级单位。“过去纪律观念不强,上班自由散漫,现在动真格了,不认真干只能垫底。”

    ■链接

    《人民日报》早就盯上了“为官不为”

    《人民日报》早就盯上了“为官不为”的现象。该报评论版《大家谈》栏目根据读者反映,推出的系列讨论,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投稿邮件120多封,后续刊出5期共12篇文章。

    第一组:“软钉子”也能把人心扎出血。三篇群众来稿,形象地呈现了“软钉子”样态,分别是:“办事人出去办事了”“字小、话繁、术语多”“‘意思意思’动作快”。这些都是广大读者网友在工作生活中遭遇的“恼心事”。(详见《人民日报》2015年1月20日05版)

    第二组:“软钉子”源于转作风不到位。剖开一种现象的成因比认识到这类现象还重要,让两位作风建设的“当事人”来参与讨论。一位来自地方政府,另一位是研究党建的学者,他们对“不作为”现象曾做过专题调研,分别是:“要让事好办 先得肯办事”“划出权责边界 加强日常考核”。(详见《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05版)

    第三组:拔“软钉子”要下“硬功夫”。“庸懒散浮拖”这类现象,本是老问题,也是新难点。这组稿件让对作风建设负有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两位基层书记,从他们的实践体会中,分享治理的妙招,分别是:“拔‘软钉子’当横下一条心”“治‘为官不为‘要刚柔并济”。(详见《人民日报》2015年1月27日05版)

    第四组:拔“软钉子”要在制度上使劲。这类现象,专家学者怎么看?三位专家分别从行政责任、程序制度、基层治理的角度,谈了“软钉子”的内在成因,分别是:“别光在‘脸好看’上做文章”“用程序压缩‘为官不为’空间”“‘深层作风建设’不可忽视”。(详见《人民日报》2015年2月2日05版)

    第五组:跳出作风建设看“软钉子”。“软钉子”属于典型的为官不为,但也有另外一面。比如一位记者曾花了一个月调查为官不为问题,想揪出几个“典型”而不得,应该从更大视野审视“软钉子”滋生的机制土壤。还有些观点如:“真正落实‘三张清单’”“我对‘拔钉子’有信心”。(详见《人民日报》2015年2月11日05版)

    综合自网络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