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小难民自述》出版 还原抗战历史画面
李开复携新著《向死而生》归来
下一篇4 2015年07月0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难民自述》出版 还原抗战历史画面
顾颉刚、冰心曾扶助此书出版
 

    ■吴大年女士

    江苏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小难民自述》,说的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小岵”与全家人在外公的带领下,从南京辗转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终于逃到了云南昆明。惊魂甫定,只有13岁的她记录下了那八千里路的战火和尘土,其文字真实、动情、充满细节。该书作者本名吴大年,她的父亲吴鼎是中国新闻界知名前辈,她的儿子则是历史学家钱乘旦。这本她年少时写成的书,被称为东方版的《安妮日记》。

    抗日战争中的小难民

    “小岵”是笔名。她的本名叫吴大年。

    吴大年的父亲吴鼎(定九),祖籍江苏常州,是中国新闻界的知名前辈。吴大年12岁那年的暑假,同时考上了南京女中和中央大学实验中学。

    就在吴大年满心欢喜地等待中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时间已经走到了1937年的夏天。“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八一三”淞沪又起烽火,日本军队向着民国首都南京步步逼近。为了保护家人安全,吴大年的外公把一家老小送到南京城外的江宁县铜井镇暂住。

    站在铜井镇的小路上,大年能看到一架架日军飞机肆无忌惮地从头顶上空飞掠而过、去南京执行轰炸任务。“中秋节后的那一天,是南京城遭敌机轰炸最剧烈的一天。火光冲天啊!那火的颜色,红得吓死人。”吴大年回忆。

    南京沦陷的十天前,吴大年的外公带领这一家九口——他、他夫人、他女儿、他女儿的三个孩子、他女儿丈夫的妹妹、他的儿媳和孙子,踏上了逃难的漫漫征程。

    顾颉刚和冰心助书出版

    对于年少的吴大年来说,将逃难的经历写出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绪宣泄;而这本书真的得以出版,则牵涉到了当时社会各方面人的力量。

    到了云南昆明之后,吴大年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但她的心依然不平静。“我当时有一种强烈的、不吐不快的感觉,”吴大年说,“我想用我的笔来赞美祖国的雄伟壮丽,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我想写出普通的中国人面临强敌不甘屈辱的精神,让生活在‘后方’的人们知道战区人民的苦难和牺牲。我那些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但我的外公、妈妈还有一些难友们都很支持我,鼓励我快快写出来。”

    从1938年7月到1939年1月,吴大年写出了4万字左右的《小难民自述》。完稿后,外公杨若给她起笔名为“小岵”。吴大年写了这本书的消息,传到了她所在学校的两位老师耳朵里。这两位老师同时也是记者,一个叫李南江,一个叫方豪。他们看了吴大年的书稿,就热情地替她联系出版。为了增加这本书的“力度”,他们先是请“益世报社”的创办人雷鸣远题了字,随后请历史学家顾颉刚题写书名,还请冰心给全书作序。冰心先生在序中称赞作者:“小小的十三岁年纪,能够清晰不紊地追写她的沿途印象和感受,写至数万字之多,无论从哪方面看来,都是难能可贵的。”1940年3月,“小岵女士”所作的《小难民自述》由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用在吴大年身上很是恰当。到昆明之后,她不但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冰心先生和顾颉刚先生的亲身教诲,还在高中毕业时考入了传奇的西南联大。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她听到了雷海宗、邵循正、刘崇鋐、郑天挺、吴晗等著名学者的课;而因为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思想,她还上到了沈从文的国文、李赋宁的英语阅读,王佐良的英语作文,陈岱孙的经济学,李继侗的生物学……青春时代的吴大年,在知识殿堂中体验着向往已久的自由与快乐。

    解放后,《小难民自述》并没有再版,吴大年家中的两本书渐渐成为“孤本”。吴大年深有感触地说:“历史虽是‘过去’,但并未‘消失’;真实的历史是永存的,它永远警醒着、滋润着‘现在’和‘未来’。”如今,江苏人民出版社完成了老人家的心愿。

    35幅写意画还原历史场景

    与1940年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难民自述》相比,江苏人民出版社今年6月再版的这本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一是文字由原来的竖排改成了横排,更为符合今日读者的阅读习惯;第二个,就是文字中还加入了35幅写意画。

    这35幅写意画,既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又富有艺术表现力。书中插画,每一幅所表现的具体场景,都是书中文字的内容。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文字,配上形象美观的插画,图文并茂,使得读者更加容易感受到《小难民自述》中的一幕幕场景、一段段心绪。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小难民自述》出版过程中,历史学家钱乘旦做了很多工作,因为本书作者吴大年女士不是别人,就是他的母亲。钱乘旦为新版《小难民自述》专门写了1000多字的“题记”。“题记”对母亲年幼时的逃难经历与《小难民自述》出版过程作了说明,并抚今追昔,以一名历史学家的眼光,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节点,对重新出版这本小书的意义作了生动的揭示。

    【精彩书摘】

    抗日战争中的小难民:从南京到昆明

    外公带着一家子人,辗转在安徽各地寻找安全地带。在一条小民船上飘荡了两天之后,他们来到安徽和县,并在那里住了个把月。就在他们以为找到了一处诺亚方舟的时候,日本的军队向他们迎面袭来。

    在《小难民自述》里,吴大年详细地写下那次惊心动魄的遭遇。一个晴朗的早晨,她和妹妹出门买早点,忽见“居民们非常惊慌,有背着铺盖卷儿的,有夹着小包儿、挽着小皮箱的,形形色色,匆匆忙忙,向城外跑去”。一打听,才知道日军来袭,一家人赶紧准备逃难。一开始慌张到了什么地步?她舅母竟把小儿子头朝下、倒背在了身后。日军的枪声越来越近,夹杂着隆隆的炮声,他们一家人裹卷于汹涌的人潮中,在狭窄的道路上疯狂逃命。他们在最后关头逃出了县城,藏身于一处乡间。几天之后,他们回到和县,发现日军已将那个小县城洗劫一空,杂货店、鞋帽店、水果店无一幸免。他们暂住的房东家里一个年轻的媳妇也被掳去,抛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婴孩。

    安徽是呆不下去了。大年的外公想到自己的儿子在武汉工作,便雇来一艘木船,准备走水路去汉口。然而就在动身之前,国民政府将所有的民船征用一空。外公临机应变,决定先去含山,然后一步一步往武汉靠。那个时候,公路上全是军车,逃难的民众只能选择走乡间小路。唯一的代步工具,是一种“独轮车”:即一个木板架在一个独轮之上、由人推行的车子。

    对于当时行走于小路上的逃难人群,《小难民自述》中有这样的描述:“一群群蓬头垢面的同胞,很早地赶着路。也许是因为经济的束缚吧,一家人往往是女的坐车,壮年男子却束着腰带、拄着拐杖,很困难地移动脚步。他们辗转流亡,为了什么?为了不愿做敌人的奴隶,不愿在黑暗中生活啊!”

    好不容易,吴大年一家走到了九江,与在武汉的亲人取得了联系,乘轮船到了武汉。随后,他们又在武昌租了民房,住了两个月。就在武昌,吴大年的外公决定,带着一家人继续西行,去大后方云南昆明。外公曾在云南工作、生活过,在那里有不少亲朋好友,但这个决定做得并不轻松。“他担心我们这些孩子从此离乡太远,”吴大年说,“在做出决定之后,外公曾经跟我母亲感叹,说,从此后山高路远,这些孩子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

    他们从武汉乘坐火车前往长沙。这一段,显然要比之前“步行+独轮车”的路程轻松很多,只是他们依然不得安生:火车作为地面上活动的巨物,几乎是空中战机的活靶子。因此,火车只敢在夜里开,而不敢在白天开。而即使在夜晚,也会开着开着突然停下,一车的灯突然全部熄灭。这个时候,吴大年跟全车的人一起,非常无奈地躲在车上,希望不被敌机发现。

    到长沙之后,吴大年的外公联系到云南公路局的一部卡车,取道贵州、开往昆明。终于,在1938年5月下旬,这一家人安全抵达了西南大后方。

    摘编自光明网

 
下一篇4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