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金立群:亚投行首任行长热门人选
2015年07月0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立群:亚投行首任行长热门人选

 

    ■金立群

    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代表,在北京出席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标志着成立亚投行及其日后运营有了各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大法”,迈出了筹建最关键的一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团团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在北京举行的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特别财长会发来书面贺词。

    亚投行首任行长人选备受关注。根据协定,行长要由理事会经超级多数投票选出,所以现阶段还没有最终人选。

    据悉,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行长热门人选。

    ●履历

    1968年10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

    1987年至1988年 在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系研究生院进修。

    1984年至1989年 任财政部外事财务司副处长。

    1989年至1994年 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副司长(其间,于1988年在世界银行任中国副执行董事)

    1994年至1995年 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

    1995年至1998年 任财政部部长助理。

    1998年9月至2003年 任财政部副部长,主管教育、科技、文化和对外经济交往领域的行政经费预算,中国在亚行、世界银行集团和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的副理事。

    2003年8月1日 出任亚行副行长,主管南亚地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这些业务局下属的各海外代表处)以及和私营部门业务局有关的业务。

    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 被任命为中投公司监事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 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长。

    2014年10月 从中金公司正式离职,媒体分析金立群几个月前参与筹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将出任高管。

    现任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

    ●语录

    中国不会以老大自居

    “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大国没有参与之前,为了保证股本金达到一定的规模,中国的出资额可以高达50%,以便使亚投行能够如期开张运行。今后,随着更多国家的参与,中国将会单方面地稀释自己的股份,即便在初期,作为国际社会中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遵守国际通行准则,中国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平等待人,有事好商量,尽量以达成一致的方式决策,而不是靠投票权决定。”

    亚投行对腐败“零容忍”

    “亚投行的核心理念是精干、廉洁、绿色,将对腐败实行零容忍度,并致力于促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人物●

    履历丰富  熟悉国际经济事务

    金立群成为亚投行行长的呼声那么高,离不开他处理国际经济事务的丰富经验。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金立群一直活跃于国际经济事务活动中。参加了许多双边和多边经济和金融论坛,例如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中英财经对话机制、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会议以及东盟“10+3会议”和G-20财长会议。此外,金立群还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和中国反恐怖委员会的成员。

    现在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行长要在东西方多国的利益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意味着,增强中国影响力的同时,要避免留下中国是亚投行的“霸主”的形象。加上美国和日本都表示,亚投行的决策和领导规则,必须公开透明。毫无疑问,亚投行行长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研究员王军认为,金立群是一个技巧非常高超的“拆弹能手”,应对这些挑战游刃有余。金立群表达观点的方式,很能让美国方面的官员理解。在亚开行期间,金立群主管南亚和湄公河区域事务,包括柬埔寨和缅甸两国。当亚开行给柬埔寨的贷款出问题的时候,金立群曾经飞到金边,与柬埔寨总理洪森面谈,这令他在亚开行内部赢得信任。

    处事灵活  获官方高层支持

    民间智库中国战略思想库成员赵昌会认为,金立群肯定是亚投行首任行长的候选人之一。赵昌会认为,领导亚投行要符合几项标准,包括熟悉政治和国际事务、强大的管理技巧、与多国领袖保持对话的能力、建立稳定的融资机制的能力。此外,金立群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从较高的学术层次研究国际事务的人之一,“他很了解中国的需求。他的英语说得很好。他通过工作获得经验,不像其他人那样夸夸其谈”。

    一名曾经与金立群共事的官员称,金立群处事灵活,将潜在危害减到最小就行,而且很有毅力,会全力以赴直到目标达成。

    而王军认为,中国很可能会在亚投行的众多会员国中,拥有最大的投票权,也很可能会任命中国的官员担任行长。现年66岁的金立群,曾经担任财政部副部长,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副行长。王军称,北京很支持金立群,其他很多方面都对他多有肯定。

    曾上山下乡  但缺成功投资案

    2007年,金立群曾经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文革期间,无论农村的条件如何艰苦,他都保留着上学读书的梦想。

    他在文中表示,他一直认为,教育对于中国的生存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他肯定,自己淳朴但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他那一代的很多人中可以找到。

    金立群称,他在下乡时期的艰苦生活有积极的一面,村民的好客和友善是他很快乐的回忆。

    他说,对于能够负责由世界银行和亚投行投资的基建项目感到很幸运,这给了他一个机会,看到道路连通遥远的乡村,电线给农户带去光明,水利工程让土地长出肥壮的果蔬。

    在担任筹建亚投行的秘书长之前,金立群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中投的监事长。中投掌管着中国6530亿美元的主权基金。

    一名曾经与金立群共事的官员称,金立群没什么官僚作风。

    这名官员称,有些人可能会反对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但金立群不那么主观,也不那么顽固,即使是他不喜欢的一些东西,他也会说,我们就这样做的。

    但是,这名官员担心,金立群缺少达成系列成功投资案的记录和经验,如果金立群最终成为亚投行的首任行长,这可能会对他形成挑战。

    ●延伸

    世行不成文的“传统”:

    行长都是美国人

    世行原驻华首席代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鲍泰利介绍,世界银行的首任行长尤金·迈耶是一名美国人,其在1946年6月4日担任世行的首任行长。尽管没有正式的“硬性要求”,但鲍泰利表示,世行行长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行长的人选都是美国人。

    在世行成立之初,美国主导了这一多边机构,因为其提供了世行三分之一的创始资金,因此美国任命当时已经70岁高龄的迈耶去领导这一新成立的机构。

    尽管迈耶首任行长任期并不长,但是世行官方对其评价称“迈耶六个月的行长任期‘定义’了未来数十年世行所要解决的事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立“规则”:

    总裁均来自欧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被外界称为世界银行的“姐妹机构”。鲍泰利告诉记者,IMF的首任总裁卡米尔·格特是一名比利时人。当时建立IMF和世界银行的“摇篮”是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当时会议的美国代表团团长亨利·迪克特·怀特希望成为IMF的首任总裁,但是最终董事会将这一人选给予了格特。

    不过,鲍泰利称,同样IMF总裁也有一个传统,那就是IMF的总裁人选是欧洲人。

    纽约“全球论坛”执行董事詹姆斯·保罗表示,上世纪40年代,美国和欧洲就定下了“君子协定”,IMF总裁来自欧洲,而相对应的世界银行行长应该来自美国本土。

    亚洲开发银行“惯例”:

    8任行长全是日本人

    鲍泰利称,首任亚洲开发银行行长(1966年成立)是渡边武。而亚洲开发银行此前的8任行长均是日本人。从亚洲开发银行的最大股东是日本就不难看出其中的原因了。

    渡边武历任日本大藏省财务官、日本驻美国大使馆公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世界银行理事。1966年,联合国成立亚洲开发银行,渡边武出任第一任行长。他被誉为“亚开行之父”。在他的领导下,亚开行的许多政策和目标被确定。

    对此,《金融时报》曾刊文指出,美国人领导世界银行,欧洲人领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本人领导亚洲开发银行,这早已形成一种惯例。

    综合自网络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