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善卷村:贤达隐避处
杭州富义仓:南“天下粮仓”
下一篇4 2015年08月27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最美乡村 23
江苏善卷村:贤达隐避处

 

    ■薄雾晨曦中的善卷村

    江苏宜兴善卷村坐落在离墨山下,善卷洞旁。

    这是一个三面环山、西邻平原的丘陵山村。进村的柏油路,两旁大树伸展出大片树枝,一下子让人感到凉意阵阵。自东向西的一条小道,种满了银杏树;而拐过一个弯,由南往北走的那条小道,两旁满是香樟树;再转过一条道,又是梧桐树……树的后面,是一幢幢两三层的小楼,屋前屋后,栽满了各种果树——桃树、杏树、石榴树、无花果树、枇杷树……屋后,便是一座座铺满绿色的小山。

    村名因村边的善卷洞而生,善卷洞则因虞舜时的贤达之人善卷得名。这个与法国里昂洞、比利时汉人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的石灰岩溶洞,位于江苏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善卷镇螺岩山上。传说舜要将天下禅让给贤达的善卷,善卷辞帝不受,隐避此洞。此洞因而得名。

    全洞由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洞中气温常年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这让在高温中“炙烤”的记者感到丝丝凉意,惬意无比。

    除了善卷洞,善卷村最为人熟知的,还属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据传说,在晋代,这个村子出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叫祝英台,与梁山伯共同演绎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善卷村边走一遭,处处能感受到梁祝故事中的情节。善卷洞后洞边上,有一个古亭,上有一石碑,唐代宰相李宾在此题写“碧鲜庵”三个大字,这个碧鲜庵,便是当年祝英台读书之处。如今,人已化飞蝶,只留亭碑阙。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当地举办“观蝶节”,在善卷洞上空放飞数万只蝴蝶,这些蝴蝶以黑黄色为主,成双成对的,当地人把黑蝶认作“梁山伯”,黄蝶唤作“祝英台”。

    到了善卷村,你不可不去后山的国山碑看看。相传,公元276年8月,宜兴发生了一次地震。地震使善卷洞的水洞开裂了30多米,也使石灰岩的龙背山裂开了口子,从地底喷出岩浆,冷却后,形成高3米、围宽5米多的花岗岩石。吴国皇帝孙皓以为是祥瑞之兆,派人前来封禅,并改离墨山为国山,刻封禅国山碑。此碑是江苏现存最古老的封禅碑之一。碑圆鼓形,高2.34米,围宽3.3米。上刻碑文,观者要从东面读起,再转向北、西、南各面。其内容为立碑起缘、瑞应祥兆、歌功颂德,碑文书法亦具有重要价值。

    一百多年前,此处为逃荒之地,各地逃荒者到此安顿,开垦田地。新中国成立后,全村统计人口时发现,小小的村子里居然有56个姓氏。上世纪80年代,善卷村提出村前建工业园,村中建家园,村后建果园,全村建成大公园的规划。如今,这个村已是个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满园、冬天松竹苍翠的生态家园。

    村里到底种了多少植物?记者好奇地问村党总支书记李为清,这个问题把他给难住了。“具体没统计过,应该不下200种,不过我们测算过绿化率,超过70%,善卷村就是个植物园!”他给记者报着一些植物的名:瓜子黄杨、洒金东瀛珊瑚、鸡爪槭以及桃、李、枇杷、桂花、海桐……真可谓是四时见绿色,处处闻花香。

    ■小贴士

    怎么去:从宜兴城区出发,沿342省道(宜广公路)行驶20公里抵达,或从宁杭高速徐舍出口下,3公里抵达。

    玩什么:爬离墨山、游善卷洞、观国山碑、看“梁山伯祝英台之乡”的历史主要遗存——英台读书台、碧鲜庵及梁祝文化主题公园。

    吃什么:毛笋、板栗、乌米饭、阳羡雪芽茶。

 
下一篇4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