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民族精神需要代代相传
2015年10月16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罗援少将做客广东职工大讲堂谈“周边安全环境和软实力建设”
民族精神需要代代相传

 

■罗援少将做客广东职工大讲堂     林景余/摄

    本报讯 (记者蒋改红 通讯员姚文军)10月13日上午,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少将做客广东职工大讲堂,主讲“周边安全环境和软实力建设”。罗援围绕抗战阅兵、南海问题、东海问题及软实力建设等多个热点问题展开,他的演讲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将错综复杂的军事外交问题丰满地呈现在听众面前,为大家带来一顿丰盛的国防军事知识大餐。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莫高义,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巡视员郭泽宇,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丘克军等领导出席活动。陈宗文代表主办单位向罗援颁发广东职工大讲堂高级讲师聘书。

谈抗战胜利阅兵

90后战士具备十足的战斗力

    罗援首先谈到自己观看“9·3大阅兵”的感受,并用七句话概括了此次阅兵的意义:扬国威、聚民心、提士气、慰先烈、慑邪妖、联友人、促和平。他说,“这次阅的是兵,展现的是‘魂’。(大阅兵)真正体现的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我们的党魂、我们的军魂。”

    罗援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在阅兵村听到的故事:在阅兵之前,一个年轻战士的妻子在探亲途中出了车祸,伤势很重。到了部队选拔参加阅兵的人员时,这位重伤的妻子却鼓励一直陪伴在侧的丈夫去参加选拔。这位年轻的战士通过了阅兵选拔,并赶到了北京,却在训练时仍然特别刻苦。有人不理解,战士的回答很朴实。他说,“我想当排头兵,只有当了排头兵中央电视台的镜头才能对向我,给我特写,这样我那口子才能看到我。”

    罗援说,这个故事和90后战士们在阅兵式上的表现告诉我们,党和人民完全可以对90后战士放心,他们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熏陶和磨练,完全可以经受住任何考验,具备十足的战斗力。

    罗援认为,国共两党抗战老兵乘车同台出场是此次大阅兵的一大亮点。而将军走在阅兵方队的前面则是另一大亮点。他说,十大开国元帅中,有7个受过重伤,其中刘伯承元帅受过9次重伤,身上有10块弹片。我们的共产党员、将领都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次阅兵是将军在前面带队,这正是对我们军队光荣传统的弘扬。”

    罗援还对“9·3大阅兵”中最受关注的99A式坦克、东风26常规导弹、东风5B核导弹和空警预警机等国产现役新型武器装备进行了很专业的解读。他说,阅兵式上的装备方队是对我国国防现代化的一次展示。“看完这次阅兵我的感想就四个字:别惹中国。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1894年的中国了,也不是1931和1937年的中国了。我们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因为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这个底气来自于我们有坚强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谈周边关系

    以凸显“六个存在”来应对

    周边关系是罗援本次演讲的重点,他围绕当下大家最关注的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侃侃而谈。

    谈起南海问题,罗援首先对国土面积进行了一番科普:根据1982年新的海洋法公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个概念已经不准确了。事实上,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海洋国土的2/3,也就是210万平方公里集中在南海。

    “现在南海的局面是,岛礁被蚕食、资源被掠夺,形势很复杂和严峻。”罗援不无担忧地说。

    对于破解办法,罗援提出“六个存在”作为应对策略:行政存在、法律存在、国防存在、执法存在、经济存在和舆论存在。“只有凸显这‘六个存在’,你才能说是主权归我。”罗援欣慰地说,他的建议很多被国家采用,比如他曾提议在南海设立特别行政区,该建议已经落实,现在南海设立了三沙市。

    对于东海问题,焦点自然在钓鱼岛上。罗援指出,钓鱼岛问题不仅是中日之间岛屿之争,还是渔业和油气资源之争,更是重大地缘战略利益之争。“钓鱼岛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荒岛,事关我们的核心利益,并且有重大军事价值,因此对钓鱼岛我们必须寸土必争!”

    怎么解决钓鱼岛问题?罗援认为,鉴于其建议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有效性,同样要凸显“六个存在”。

    “我们是要和平崛起,但是并不等于我们已经挂上了免战牌,什么问题都逆来顺受,我们是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周边复杂的热点问题,但是我们要做好事态扩大、事态失控的准备,只有有备才能无患,只有能战方能言和。这就是和平与战争的辩证法。”罗援表示。

    谈软实力建设

    民族精神需要传承

    罗援在演讲中指出,周边环境的复杂多变更凸显了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而软实力建设的关键,则是民族精神的塑造和传承,“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

    对于网络上调侃甚至否定、亵渎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言论和现象,罗援感到十分痛心,并直言媒体在宣传舆论导向上存在“多迎合、少引导”的问题,铜臭气太重,一些媒体只顾向排行榜、收视率看齐,只为吸引眼球而完全不顾及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他呼吁当代青年们应该敬畏历史,尊重英雄,也呼吁应当加强对青年一代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敬重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民族。一个民族必须要有尚武精神、要有阳刚之气。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才有战斗力和生存力。”

    罗援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讲述了自己心目中的民族精神。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时,我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志愿军用“小米+步枪”打败了美国的“飞机+大炮”。“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12倍,美国投入作战飞机1200架,中国勉强作战飞机只有110余架;美军一个团的火力强度,超过中国一个军的火力强度;美军一名作战士兵,有13名后勤兵保障,志愿军一名后勤兵要保障上百名作战士兵……就在力量对比这么悬殊的情况下,中朝军队却创造了历史奇迹。”

    一位曾在朝鲜战场上做机枪手的美国老兵坚持邀请罗援一位在国防大学做教官的朋友吃饭。这位美国老兵说,自己在战场上,看到衣衫单薄的中国志愿军指战员们披着床单向前冲锋,一批人倒下了马上又冲上另一批……当时的场景,令这位美国的机枪手十分震撼,“你们这支军队、你们这个民族就有这样的一种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的精神,这样的一支军队、这么一个民族根本是无法战胜的!我今天想请你吃这顿饭,就是为了向你们中国军人表达一种敬畏之情。”

    罗援说,这种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要将这种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千千万万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下一代身上出现民族精神的断层。”

    ●嘉宾名片

    罗援少将是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战略学和国家安全学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国际战略研究,长期兼任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