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高校学者探索“落脚社区”
2015年12月08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来工如何转“新市民”
广州高校学者探索“落脚社区”

■本报见习记者 蓝娟
 

■“落脚社区”枢纽型实验项目研讨会现场    蓝娟/摄

    12月5日,“落脚社区”枢纽型实验项目研讨会暨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举行。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广州市总工会、广东省社工师联合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挂牌仪式。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万向东介绍了“落脚社区”枢纽型实验项目的基本理念和计划。“落脚城市”(Arrival City)与“落脚社区”(Arrival Community)是全球性广泛影响的理念,是指工业化以来,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首先会聚居在城市边缘的某个区域,这样的聚居区在移民的迁徙、定居以及缓慢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万向东表示,中国的城中村也就是外来农民工的“落脚社区”,这是他们的聚居之地、生存之地、求职之地。

    “落脚社区”拟将以流动儿童服务实施项目,保证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尽量提升其受教育的质量,以及提出互助银行与积分平台实施项目,为新广州人提供生计支持,重建社区信任、互助的社会关系和支持网络,提升其城市生活质量等。

    研讨会上,来自广州及周边的近10个流动人口社区服务机构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考。与会专家表示,研讨会的举行,不但为众多外来工服务机构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经验的平台,更重要在于探索一种可推广复制的社区共融模式,为解决城市二元结构问题提供经验和理论支持。

    据悉,广州市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是由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省社科院等单位的教授成立的公益机构,专注外来流动人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等方面的服务与研究。

    原声传递

    凤阳站:异地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的服务平台

    广州市总工会生活保障部部长钟志强表示,社会学等与工会工作息息相关,广州市工会异地务工人员活动中心凤阳站,是为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延伸工会为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的工作阵地,更好地关注和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工作生活而搭建的服务平台。

    目前,凤阳街道共计约27万人口,本地人口4.7万人,流动人口约22万,凤阳站通过幸福平安联谊会的自发社会组织有效处理矛盾纠纷,通过定期提供免费的场地和服务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根据职工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化服务等独特的工作方式方法,深受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有效地发挥了工会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了工会在职工群体中的影响力。

    “F-MBA”:农民工企业管理公益培训探索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孙中伟提出,“F-MBA”于2015年10月底在上海启动,旨在以公益方式向未受过高等教育但具有意愿学习的青年提供企业管理类课程,项目不收学费、形式自由、内容开放,故被称为“Free-MBA”(即“F-MBA”)。

    他表示,在现有的劳资关系中,经济环境不可忽视,培养农民工企业管理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发掘和培育农民工商业领袖,帮助农民工实现创业梦,从而提升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资矛盾。农民工作为正规教育竞争中的失败者,非正规教育为农民工提升生活和工作能力提供重要的机会和补充,但是在城市非正规教育和培训中,农民工也通常被排斥在外。当前已经开展的农民工培训项目主要是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具体的一线操作或者生产,几乎没有企业管理类培训项目。调查表明,30%的农民工都希望学习管理知识,但商学院管理课程学费高昂。

    孙中伟指出,农民工管理能力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知识方面,企业管理知识和社会发展知识缺乏;二、技能方面,沟通协调技能和策划文字技能不足;三、态度方面,学习意愿明显不强,职业态度非常消极。

    孙中伟称,F-MBA的教学主要设置四项:一、管理素养,如企业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财务、劳动法、公司法;二、概念思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企业与组织理论;三、职业规划,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辅导,优秀外来工案例分享;四、社会资本,通过班级建设培育伙伴关系。考核认定,讲授课程全部结束后,将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获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必须参加不低于总课时80%的课程;按照规定参加课外活动,完成课程作业;学习期间没有违纪或者作弊行为。通过职业发展调查和项目改进反馈进行效果评估,每隔半年对学员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职业态度、职业发展状况进行回访调查,以及通过学员反馈不断改进课程设置项目流程。

    故事分享——

    社区大学:为留守儿童量身定制课程

    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项目主任刘婷婷表示,中心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活力社区资金的支持下,承接了广州市首届公益创投重点项目,广州市城中村外来工幸福活力社区建设项目,选点白云区三元里街道松柏岗新村。

    据调查,松柏岗新村总人口共约1.55万,外来工人数共约1.1万,居住在三元里社区的外来工,其中60%以上的孩子留守农村,每年暑假期间近千名留守孩子来到松柏岗社区,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照顾孩子。社区大学专门腾出所有教室,开设暑期留守孩子成长班,针对不同年龄段留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分别为它们量身定制课程,所有的课程都是参与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来培养留守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积极面对人生。

    与此同时,开设外来工亲子早教班开启流动儿童潜能,转变家长育儿理念,社区大学引进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活力社区的亲子早教课程,以家庭工作坊的形式,帮助家长提高育儿知识和技能,亲子早教班的授课老师都由打工妈妈担任,并通过这一公益项目为打工妈妈提供就业发展机会。

    此外,还开设外来工写作班“写出你的故事,让世界倾听”。写作班的导师给外来工讲述写作技巧和知识,鼓励大家开笔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外来工回忆和分享个人的生命历程和创业故事。培养班结束后,社区大学把外来工的文章集结成册,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让社会看到外来工的艰辛、坚守和坚持以及他们的贡献,改变社会对外来工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城中村小楼变身外来工子女乐园

    来自绿石头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的邹佳俊分享了“打工妈妈互助中心”的故事,让不少在场人士为之动容。

    来自湖南的外来工妈妈邹佳俊,家住广州市番禺区石岗东村,她小时候是一个留守儿童。2013年,她的女儿上小学,她和十多个打工妈妈一起,成立了“打工妈妈互助中心”。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一栋不起眼的城中村小楼成了外来工子女的乐园。妈妈们通过做义工的方式,轮流托管照顾孩子们。

    亲子阅读、性教育课堂、夏令营……丰富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托管的孩子从最初的十几个,增加至如今的每天15个至30个;活动场所从80多平方米,增至100多平方米……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