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年夜饭风俗始于汉代 明代饺子成过年标配
听莫扎特更聪明?中国学者证实“莫扎特效应”
网民最爱表情排行榜出炉 人人都爱呲牙笑
为什么蜂蜜保存很久都不会变质?
下一篇4 2016年02月04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夜饭风俗始于汉代 明代饺子成过年标配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据记载,年夜饭出现于汉代,明代饺子已是春节必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的年夜饭,以目前所知的材料而论,大致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按照学者姚伟钧的说法,这时元旦期间大吃大喝就成为了风气。汉制规定,元旦群臣要给皇帝朝贺,成为“正朝”,皇帝也要大摆宴席款待群臣,君臣共饮欢度佳节。

    西晋人周处记载四川的春节习俗时说:“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南粱的《荆楚岁时记》中写得更详细:“岁暮,家家具肴簌……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也就是说,新年饮宴的范围远不仅限于皇家,而是民间共有的民俗。

    今天北方地区春节必备的饺子,大约在明代已经成为辞旧迎新、祈求吉祥的年节佳肴。时人记载:“吃水点心,即馄饨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有些地方除夕夜还忌包没有褶子的光边饺子,以防日子“过秃”。但饺子出现的时间则比这早得多,远在5世纪饺子就是北方汉族人民的普通食品。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发现有饺子,形状与现代无异。宋代称饺子为“角子”,此词也常见于小说中。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词——这词在今天河南省等地仍然使用。

    年夜饭的菜肴都是为了突出吉祥美满等好意头。由于中国的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上则大有不同。大体上,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因为形状很像元宝,也有更岁交子的意思;南方人喜欢谐音“年高”的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寄托。无论南北东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常餐桌上少不了鱼,代表着“连年有余”,有些吃鱼特别困难的地方,甚至会拿木雕鱼来代替。吃鱼的讲究还很多,有些人讲究不能全吃光,有的地方只吃中间部分,有的地方一定要两条,还有的地方只看不吃。还有很多地方,一只鸡是少不了的。

 
下一篇4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