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怛罗斯一战后 中国永失400万平方公里领地
海珠为何称“河南”?
遗失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05月1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珠为何称“河南”?

 

    广州人都习惯将现在的海珠区称作“河南”,不少人以为是因其位于广州珠江南岸的缘故,但早在400多年前,岭南大家屈大均就否定了这种说法,还找到答案:“河南”乃源于东汉时代大学者杨孚——史载岭南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学者。在中山大学旁边的下渡村里还留有相传是杨孚所开凿的古井,“河南”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据史料记载,杨孚,字孝元,东汉初年南海郡番禺人,曾任议郎之职。杨孚学识渊博,为官清廉,任上建议整顿吏治,要以廉为标准,以孝治天下,被皇帝所采纳;在学术上,他著有我国第一部地区性的物产专著《南裔异物志》,以古诗形式详细记载了古代岭南物产及风俗,特别提到了甘蔗的栽种情况,证实岭南最迟在东汉时期已经制糖。

    相传,杨孚晚年返回广州老家定居,住在下渡村,返乡时专门从都城河南洛阳带回来几棵当地的松树,并栽种在自家花园中,即现在杨孚井的位置附近。有年冬天,这几棵松树上居然铺满了茫茫白雪,老百姓感到非常诧异,认为是杨公的品行感动了上天,因而将杨孚的居住地称为“河南”,并尊称他为“南雪先生”。

    据考证,唐朝以前,“河南”作为地名特指今洛阳市及附近地区。在岭南地区文人的诗词中,也常常出现关于杨孚宅前飞雪的词句描写,明末大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更明确指出了“河南”的典故出自杨孚种松。如今,海珠区内还有不少如“万松园”、“南雪巢”的地名,都是源自杨孚栽种松树的典故。(来源:岭南文化微信公众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