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一本正视日军在南京暴行的书 成了美国畅销书
从《诗经·葛屦》到邬霞的《吊带裙》
下一篇4 2017年09月1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本正视日军在南京暴行的书 成了美国畅销书

 

    《干掉太阳旗:二战时美国如何征服日本》

    比尔·奥雷利/马丁·杜加尔德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对于那场给中国造成了沉重苦难的侵华战争,我们通过历史书、影视作品了解了很多,但对于中国战场之外的对日战争,许多历史细节还不为人知。比如为什么日本失败在即,还要投放原子弹?为什么投放地点选择广岛而非东京?为什么说“原子弹下无冤魂”?为什么战后日本天皇没有受到审判?

    而不了解这些,就无法全面地认知和评价那场战争,无法全面了解日本人的本性,无法理解杜鲁门为什么要用“炸弹的声音”征服日本。

    而对于战后诸多的遗留问题,比如南京大屠杀的事实、731部队的暴行、原子弹使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也一直存在争论,而对于多数美国人来讲,更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比如就有不少美国人认为投放原子弹是美国的“罪行”。

    “我承认每个人都有权表达异议,但他们应该更全面地认识这件事。”三次艾美奖获得者、美国畅销书作家比尔·奥雷利说。于是他和另外一位作者马丁·杜加尔德经过调查,写成了这本《干掉太阳旗:二战时美国是如何征服日本的》。

    多数美国人对于那场战争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我们投放了原子弹”,而对日本在亚洲的暴行、那场战争的诸多细节以及为什么投放原子弹毫无了解,所以书中的内容立刻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这本书上市首周,在美国便狂销14.4万册,上市3个月便销售了近100万册,迅速成为美国人了解那场战争的必读之作。

    书中对731部队、中国乃至亚洲人民遭受的各种苦难都有叙述,提到南京大屠杀时,书中写道:南京有60万公民,日本有组织地洗劫和屠杀了一半人。他们的行径几乎不是秘密。日本人对中国人遭受的野蛮、非人的待遇感到兴奋,在东京,《日本广告报》每天都对两名知名士兵之间的杀人比赛进行死亡人数统计。

    对此,当时的日本天皇“裕仁宣称自己‘非常满意’”。当这个消息传回美国时,“《纽约时报》刊登了关于南京野蛮的头版故事时,文章遭到质疑——一些美国人认为‘南京强奸事件’太可怕了,不可能是真的,而美国的领导层则保持沉默”。

    即便是在中国战场拖住了日本大量军力的前提下,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是举步维艰,比如美军原本计划4天拿下的贝里琉岛,结果打了近3个月。有人估计如果美军进攻日本本土,阵亡人数会在50万~100万左右。

    此时,裕仁天皇仍然相信:“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坚持得够长,那么我们也许能打赢。”

    令人惊奇的是,对于使用原子弹,很多美国将军是反对的,比如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面对这种情况,杜鲁门的判断是:“日本人只听得懂炸弹的声音。”所以,他才下决心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马晓)

 
下一篇4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