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
29户职工喜迁安居新房
人社部:将专题研究企业欠费问题
一本正视日军在南京暴行的书 成了美国畅销书
带领万余名农民工吃上技术饭
广东工会打出“组合拳” 维权驶入“快车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09月1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工黄久生两登北大讲堂
带领万余名农民工吃上技术饭

 

  

   9月2日,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内,1300多名光华管理学院的新生在“开学第一课”上,聆听了河南信阳潢川县农民工黄久生的故事。

    北京大学的讲台,对于黄久生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13年9月,他就“破天荒”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录取。作为新生代表,他在那一年的开学典礼上发言,引发广泛关注。2016年,黄久生毕业了。今年,作为开学典礼上唯一获邀的校友,他再次登上演讲台。

    以下为黄久生演讲全文: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我来自河南省信阳,现在是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我是北大EMBA13级86班学员,作为老学员,再次回到北大,再一次站在百周年大讲堂,心情十分激动!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在北大的学习收获。

    我是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在我6岁那年的冬天,最疼爱我们的母亲永远地走了。母亲临终前拉着邻居吕中秀大娘的手说:“看来3个孩子我是带不大了,以后全拜托你们了。”吕大娘说:“嫂子你放心,以后我自己的孩子少吃一口,也要让你的孩子吃上饭。”还记得,邻居把我抱在桌子上穿孝布时,我久久地跪在母亲的坟边,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见我哭,也跟着一起哭,旁边的邻居们没有不伤心地跟着抹眼泪的。父亲长年在外,靠修锅补盆维持生计,十天半月难得回来一次。6岁的我就肩负起照顾妹妹和弟弟的任务,后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父亲只好把2岁的弟弟送给别人,从此我就和妹妹相依为命。我个儿小,做饭够不着锅台,就在脚下垫几块土坯;缺粮食,天天都是一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稀米粥;没有菜,就把生盐疙瘩放到稀米饭里,有点咸味好下咽。苦难中,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帮衬我们兄妹,度过人生最艰苦的日子。

    我清楚地记得,上初一时,学费一块八毛钱。家里没有钱,我只能上山捡柴火,再走十几公里山路,挑到镇上卖给炸油条的,炸油条的见我肩膀上磨得尽是血印子,二话不说就收下了。而且每送一次人家就给我两毛钱。我知道,那点柴火在那个年代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人家是在可怜我,帮助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行动报答给我饭吃、给我衣穿的父老乡亲,成了我的人生目标。

    每年给家乡带来3亿多元的劳务收入

    17岁那年,我北上郑州,开始打工生涯。刚开始在工地上做小工,搬砖提灰的时候,我总是把砖放在师傅最顺手的地方,晚上师傅累得躺下,我又忙着给师傅洗衣服、打洗脚水,间隙的时候向师傅请教建筑活上的行行道道,就这样,从小工做到大工,从徒弟干到了师傅。可我并不满足,打工之余,我还买来许多建筑方面的书籍,一有时间就趴在工棚里学习。夜里不许点灯,我就点根蜡烛,藏在被窝里看书。有一次因为过于专注,蜡烛把头发都烧焦了。

    凭着坚韧的毅力,我系统地学完了建筑专业的全部课程,成为工地上的一名负责人。跟着我干的人越来越多,我先后从家乡带出来1万多名农民工,通过传、帮、带,让大家都吃上了技术饭,每年给家乡带来3亿多元的劳务收入,我带领的队伍两次获得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60多次获得国家省市优质工程,我们的建筑队伍被行业誉为“河南建筑业的铁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

    打工报恩 成为700多位老人的儿子

    打工挣钱,报答乡亲,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1986年是我在外打工的第3个年头,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我终于攒下3000块钱。那年春节,我把这3000块钱全都买成肉,买成年货,送给抚养我长大的乡亲们。村里人都以为我在外边发财了,其实这3000元是我当年的所有积蓄。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我把义务赡养家乡孤寡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还在老家建立敬老院,到今天为止,抚养照顾的老人已经有700多位,这些老人的日常开销,我都管起来了,包括养老送终。我因此被大家称为“700多位老人共同的儿子”,这一做,就是31年。

    不仅如此,我还为家乡建设竭尽全力,修公路、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大学生,为乡亲们安装自来水。我始终牢记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小时候欠乡亲的情太多,我要永生永世报答他们。

    如果没担当 财富再多也不算成功

    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可没想到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先后7次受到习总书记接见,被李克强总理称为“中国农民工的杰出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荣幸地当选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时光总是过得很快,4年前的今天我站在这里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回顾在北大几年的时光,不禁感慨万千!

    在北大,我学到了很多,首先学会了做人,“谦虚是保护自己一生的秘密武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些大智慧可以说是醍醐灌顶。还记得刘俏院长的《公司投资与价值创造》这堂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还记得我的毕业论文选择了原张志学副院长的《激励理论在工程建设员工管理中的应用》,使我受益匪浅。

    北大的导师们一再教导我们,企业家要有激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北大的教育,让我确立了人生的新方向、活着的意义,让我坚信感恩国家、回报社会的信念。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对社会的担当、对家国的情怀,身家再多、财富再多,也不算成功。北大对人的培养,不仅仅是商界的精英、企业的精英,更有做人的良心良知、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30多年来,我一刻都不敢停歇,因为我有700多位孤寡老人要养,因为我有一万多名农民工兄弟的期待。我要把北大对我的教育转化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北大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3上一篇  下一篇4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