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让职工随时能找到工会
2017年09月29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一批”建设 推进全省工会工作改革创新
让职工随时能找到工会

 

■全媒体记者 王艳 见习记者 林婷玉

■女职工 月嫂培训 林景余/摄

    9月24日下午1点30分,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和平社区工会联合会职工之家,45岁的安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普工王彩兰正在参加育婴师培训。拿到育婴师资格证后,她考虑辞掉工作,转型做月嫂。

    同一时间,在距离和平社区3公里的塘尾社区职工之家,吉田拉链(深圳)有限公司品检员周高群正在听“国学、文化与商道”系列讲座。

    2014年9月,深圳市总工会在宝安区福永街道和平社区、龙华新区观澜街道银星工业园区以及龙岗区龙城街道嶂背社区建立“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作为预防化解劳资矛盾、探索基层工会体制机制改革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试验田”。

    2016年10月13日,省总召开全省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现场推进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表示,深圳试验区的经验“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他要求全省工会建设“三个一批”(一批社区(村)、园区工会联合会,一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一批会、站、家一体化的职工之家),推进基层工会工作改革创新。

    如今,从源头治理劳资纠纷的试验田到“三个一批”建设的推广,试验区在联系职工群众、夯实工会基层、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隐患、发动职工参与建设职工之家、建立劳资协商对话平台和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已经成为广东工会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的品牌。

    目 的

    让职工时刻感受到工会的服务

    “上午8点到9点上瑜伽课,下午3点到5点听讲座,晚上去舞蹈队跳舞。”9月24日是周末,也是周高群一周唯一的休息时间,她一整天都泡在职工之家。周高群今年37岁,贵州人,在深圳打工近20年。她说,让她真正感到工会就在身边,是在工会律师解答了困扰她多年的问题之后。她和丈夫分居6年,她想离婚,遭到丈夫拒绝。“我不懂法,不知道怎么解决。参加了工会组织的活动后,知道工会有免费的律师帮打官司。我咨询了律师,准备起诉离婚。”

    来自四川的林亮认为,有困难找社区工联会一定能解决难题。今年4月,林亮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当时工厂还拖欠他3个月工资和加班费共4000多元。他找到塘尾社区工联会,在社区工联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协调下,他第二天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塘尾社区试验区是宝安区总工会最早推广的“三个一批”建设试点。该试验区把社区工联会作为联系职工最紧密、接触职工最频繁、掌握职工动态最直接的一级工会组织。社区工联会办公场所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职工之家,集中各种服务职工的设施。

    在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欧瑞志的认识中,“三个一批”建设就是将工会搬到工人身边,按照工人作息“生物钟”开展工作,让职工随时感受到工会的服务。

    “职工之家就建在工业园或者工厂周围,配有劳资调解室、心理驿站、爱心妈妈小屋、职工电子阅览室、职工培训室,职工有需求可以随时找到工会”,欧瑞志说。

    搭建工作平台,实现零距离服务

    措 施

    长期以来,服务企业工会和职工会员的工会力量上头大,下头小,越是工业园区、镇(街)、社区(村)的工会力量越薄弱,带动基层工会发挥作用的能力越小,而“三个一批”建设,为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在“三个一批”建设中,肇庆市总工会从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在人财物上给基层工会提供保障着手,解决了“有人手干活,有阵地活动”的问题。

    今年年初,肇庆市总工会出台《关于建立肇庆市总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和《肇庆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每个县市区建立一个试点。同时,市总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去年和今年各投入180万支持县(区)总工会开展“三个一批”建设。今年市总对每个工联会给予工作经费补助3万元,每招聘1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给予每月补助3000元。

    湛江市总在“三个一批”建设中建立领导挂点联系制度,形成了常态化的下基层模式。市总工会还建立了“月会周报”制度,定期召开“三个一批”工作会议。湛江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葛海勇介绍,湛江目前建设了社区(工业园区、镇街)工会联合会10家,均配备了功能多样的会、站、家一体化的职工之家,共覆盖2829家企业126673名职工。

    中山市南区落实社区工会联合会联合制、代表制的选举要求,增强工联会的群众性和代表性。同时,建立完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考核制度和工作开展制度。建立社区工联会包干联系服务企业、职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及员工情况,让工联会的服务更贴近群众的需求。

    “全省各地工会通过统一领导、协调配合,形成了推进‘三个一批’工作的整体合力,保障了有人、有经费、有阵地、有活动。 ”省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周驷耕表示。

    群众化工作方法打通“最后一公里”

    效 果

    “到工人中去”的群众性工作方法被视为实现劳资纠纷源头治理的关键,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是确保群众性的关键。

    深圳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工会联合会副主席王志锋为了和工人做朋友,把职工之家的服务时间延伸到每晚9点半,并坚持周末上班。职工之家的活动大多在晚上和周末举办。“工人最闲暇的时间,就是我们最忙碌的时间。只有抓住了工人工作和休息之外的‘第三个八小时’以及节假日,才能真正做到服务职工。”

    在工人工闲期间,工联会走进工厂, 在工人宿舍区做活动。“活动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鼓励和激发职工的参与性和创造力。”王志锋说,在活动中培养工会积极分子,可以发展职工自主管理的群众性组织。

    这种“到工人中去”的群众性工作方法很快见效。今年7月,位于兴东社区的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普工童贤章被人刺伤住院。出院后,童贤章没有向公司请假,在家休息一个多月。公司以该员工无故旷工为由向公司工会提出辞退要求,童贤章要求公司给予赔偿。

    “纠纷发生后,该公司工会积极分子秦艳芳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到工联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随即去该公司调解。”王志锋告诉记者,试验区工联会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广泛分布于各个企业,与工联会保持密切联系,工会能够通过他们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情况,发现可能引发劳资纠纷的苗头。而在劳资纠纷发生时,工会可以通过积极分子的影响力,有序引导职工理性表达诉求,从而有利于实现源头治理劳资纠纷,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点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闻效仪:广东工会在全省复制推广深圳试验区建设经验,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工会通过积极分子队伍第一时间得知劳资纠纷的信息,更快捷。同时,积极分子还能帮助工会参与处理劳资纠纷,达到源头治理的效果。下一步,我认为工会需要打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积极分子的职业上升通道,让真正优秀的工会工作者不光来自于大学生,同时也来自于优秀的工会积极分子。

    声音

    深圳市龙士康科技有限公司职工黄丽芬:工会活动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走在工业园里,不同企业的工友会互相打招呼;下班后,不再宅在宿舍,每天晚上都去职工之家参加活动;甚至假期里,还可以约上几个好友,自己买菜,做一顿好菜好饭,改善一下生活。

    总策划: 陈宝平 李传海

    策 划: 罗凯旋 苏晨 廖志辉

    统 筹: 詹船海 林莉 刘靓

    执 行: 全媒体记者部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