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三个精神缺一不可
2017年12月13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报圆桌邀请劳模、专家、工会人谈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三个精神缺一不可

作者:
 

    总策划:陈宝平 李传海

    主持人:詹船海 马大为

    执 行:马大为 王艳 杨意 蓝娟

    圆桌嘉宾:

    郭明义 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采场公路管理业务主管

    李长峰 广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李德球 广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王同信 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

    司志通 河北省承德市总工会副主席

    陈鸿宇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巡视员、教授

    张恒珍 十九大代表、劳动模范、茂名石化首席技师

    陆建新 南粤工匠、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

    谭旭日 广东金牌陶瓷有限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中国工会一直提出要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2016年后,又并列提出工匠精神。

    近日,南方工报社联系多名劳模、南粤工匠、专家学者以及工会干部虚拟座谈,共同探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联系与区别。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这三种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干好活,生活好。专家学者认为,劳动精神应普及到全社会的层面。工会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工作,顺理出这三种精神的源流变化,以及对新时代下培育工匠人才和发挥模范作用的积极意义。

   

【劳动者说】

劳动精神就是好好做事,开心生活

    谭旭日:我们公司陶瓷厂保安易小红年近五旬,来佛山打工近30年,过年守工厂守了20年。他说劳动精神就是把上级给的工作完成好,遵守纪律,没有偷盗。陶瓷厂烧成车间炉工向文生说,劳动精神就是把窑炉看好,不出差错,做好砖,做好人。另有一位33岁的年轻员工说,劳动精神就是好好做事,开开心心生活。

    与员工们朝夕相处这么多年,但这是第一次与他们聊“什么是劳动精神”。他们的回答包含了对工作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俗地说,就是好好干活,快乐生活。

    张恒珍:劳模精神是一种勤劳勇敢、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是一种不畏艰巨、敢于担责、勇于钻研的拼搏精神,也是一种不断探索、不断求知的创新精神。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陆建新:工匠精神就是认真做好一件事情。建筑行业的工匠精神要落实在工作团队的整体进步,因为建筑工作依赖的是团队。目前,年轻的一代不断加入建筑团队,他们有些浮躁,还达不到“认真做好一件事情”的工匠精神的要求。所以,我把培养下一代作为重要责任和使命,他们的成长,也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延伸。

    郭明义:只有劳动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没有劳动精神,社会就失去了“精神头儿”。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能够发挥先锋模范的领头作用,就算得上是劳模精神。更进一步来说,能用技术和知识高效率地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就是注重创新创造的工匠精神。简言之,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倡导勤奋、奉献、创造的精神。

    

【学者看法】

劳模精神是所有劳动者努力的方向

    陈鸿宇:对于劳动精神的理解,首先必须明晰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尤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确立劳动光荣的概念,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其次,对于劳动内涵的理解不能狭隘,劳动者不仅包括一线工作的产业工人,劳动也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还包括智力劳动,所以知识分子、管理人员都属于劳动者的范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便赋予劳动概念以新的时代含义,要努力使劳动者的劳动具有较高的创新价值和知识价值。再者,我们对劳动精神的认识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只有全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从事劳动,社会的整体财富才能有所累积,这就意味劳动成果必须由劳动者共享并转化为劳动者本身发展的条件。我们提倡通过诚实的、守法的劳动来创造财富,共享财富,走向共同富裕。那么拥有生产资料的民营企业家是否付出了劳动呢?我认为他们属于管理劳动,这种劳动也是光荣的,这种劳动精神也是必须提倡的。所以说劳动精神的覆盖面应该是比较广泛的。

    劳模精神跟劳动精神有密切联系。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的基础。劳动模范就是劳动者大军里的先进人物,劳模精神是由劳动模范在不懈努力的工作里所展示的优秀品质凝聚而成的。劳模精神具有以下几点内涵。第一,劳动模范代表着劳动者大军里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他们走在时代前列,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他们也是自觉的劳动者,自觉地为国家的发展无私地用劳动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第二,劳模精神也体现着一种劳模文化,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思想品质算得上社会表率,引领着劳动者大军的发展方向。第三,劳模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劳动者大军里的排头兵。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十九大报告里说,我们要跨越三大关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由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而追求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我们要在这个意义上弘扬工匠精神。现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具有两种层面,一是所有劳动者在本职工作上精益求精,在每个细节上做到至真至美;二是我们不仅要在个体层面上提倡工匠精神,更需要在社会层面弘扬工匠精神。我们现在通过创新驱动来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些都需要工匠精神,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必须认真细致地对待。

    总体来说,劳动精神是最宽泛的,是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劳模精神是劳动者努力的方向;工匠精神是从侧面而言的,劳模精神包含工匠精神,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就算不上劳动模范。

    

【工会声音】

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础

    司志通: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都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都是党政所倡导、时代所急需、事业所急需的。这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三种精神之间存在着区别。一是时代背景不同。劳模精神发端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央苏区,首个倡导者是毛泽东。劳动精神发端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首个倡导者是习近平总书记,集中体现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4·28讲话,明确提出“劳动精神”这个概念。工匠精神也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2015年以后明确提出的新概念。

    二是侧重点不同。劳模精神侧重于超过常人的付出和创造,最终成为劳模的毕竟是极少数。劳动精神侧重于热爱劳动、鄙弃好逸恶劳,具有劳动精神的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工匠精神侧重于精益求精,最终成为大国工匠的也是少数。

    三是影响面不同。劳模精神要影响的是那些甘于平庸、生产和工作落后的社会成员。劳动精神要影响的是投机取巧致富的社会成员。工匠精神要影响的主要是那些创造不出品牌的技术劳动者。

    这三种精神互为贯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中国精神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学习三个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工作实践。例如,工匠精神也适用于机关干部,一份公文中出现了错别字和错用标点符号,就是缺乏工匠精神所致。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弘扬“三个精神”,是社会成员的新气象,也是产生新作为的精神脊梁。

    李德球:劳动精神包含敬业精神(劳动最光荣)、科学精神(劳动靠智慧)、合作精神(劳动靠大家)、奋斗精神(劳动使人幸福)以及创新精神(劳动出智慧),在理念认知上表现为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行为实践上表现为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模精神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是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的。现今劳模精神可概括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而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集中体现为敬业、专注、创新、追求卓越,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三个精神”的联系在于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础,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劳模精神彰显劳动的价值、展现劳动者的境界,是劳动精神的集中体现。工匠精神体现劳动者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是对劳动精神的精粹提升。

    “三个精神”又各有侧重。劳动精神面向广大劳动者,强调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劳模精神强调模范力量,对广大职工有示范引领作用。工匠精神更多的是面向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

    “三个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当前,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适应新常态呼唤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热潮,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劳动者弘扬“三个精神”。

    王同信:劳动精神的内涵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广大职工是劳动的主人,在这个劳动创新的新时代,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物质和精神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工人阶级的远大理想。而劳模精神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范,引领着时代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但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工匠精神就是恪尽职业操守,专业专注、精益求精。我认为,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劳模精神的新内涵。同时也是践行发展新理念的内在要求,要以工匠精神打造“中国质量(深圳质量)”,打磨“中国品牌(深圳品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

    李长峰:诚如各位嘉宾所言,“三个精神”本质上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其中,劳动精神是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这种精神,就是劳动精神。

    广义上来说,劳动精神包涵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共性就是都是对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和高度凝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及强大动能。

    劳动精神是根本,是母体,具有更广的范围和更加普遍性的意义。劳模精神则根植于劳动精神,它是劳动精神中最杰出最先进最优秀品质的代表,是劳动精神的高峰和山顶。工匠精神也是劳动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来源于劳动精神,它更倾向于对待所从事工作的专注与执着。如果将劳动精神比作一个坐标体系,劳模精神是劳动精神坐标体系中纵向坐标轴的顶端,工匠精神则是劳动精神中坐标体系中横向坐标轴的顶端。或者诗意地说,以劳动精神为原点,劳模精神是可以达到的高度,工匠精神则是我们可以达到的远方。

    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事业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撑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致辞中指出,劳动模范“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团结的核心”。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

    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劳模精神能够带动周围职工群体,带动各类劳动者,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更强的动力,创造出更加伟大的人类文明成果。这就是我们如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价值所在。

    工匠精神,我认为更侧重的是对职业的一种态度。2016年3月,“工匠精神”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它蕴含的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态度。二是精益,就是精益求精,对自己做的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三是专注,专注于业务,有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韧劲。四是创新,即对所从事职业的传承和发扬、突破和创新。

    具体实践中,大力弘扬三种精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伟大创造,离不开劳动精神的指引和激励。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劳动模范身上追求上进、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离不开淡泊名利、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建设先进制造强国、现代化强国,则离不开强大的先进的生产力支撑,离不开对各项事业精益求精、领先世界执着追求的工匠精神。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三种精神都是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都是必须坚持和弘扬的新时代精神。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