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卧薪尝胆”两年终成“黄金搭档”
2018年01月0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金牌获得者邓燚祯、叶子进
“卧薪尝胆”两年终成“黄金搭档”

作者:■全媒体记者 王艳
 

     ◀邓燚祯、叶子进在实训室调试设备,配合默契   郗建新/摄

     机械手臂的抓手快速抓取元件,精准地将其送进流水线上的放置盒,设备推送器再将塑料盒盖推送到流水线,抓手准确抓到盒盖并盖好,装好元件的放置盒沿着传送带被送至下一个工位。做好一条高效、稳定的智能化流水线,是邓燚祯和叶子进过去几年每天训练的内容。

    从2013年起,来自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的邓燚祯和叶子进被选为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的搭档进行培训,邓燚祯主导、叶子进配合。在上届世技赛选拔时,他们的成绩不太理想,成为备选选手。经过两年有针对性的训练,这对“黄金搭档”以默契配合、稳定的发挥,终于站上世界赛场的最高点,圆了4年多来的金牌梦。

    赛场“凶险” “黄金搭档”以稳取胜

    世技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是团体赛,要求两名选手配合完成,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术规范和标准为行业建立自动化工程系统,设计、加工、安装、调试、维护和修理自动化设备并编写设备控制程序,满足自动化行业的各种需求。

    本次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分为6个任务,赛程4天,共18小时。 “比赛中,我们以稳取胜。”邓燚祯说,他们在比赛中谨防各种问题发生,比如不敢多喝水、多吃东西,怕吃坏肚子。

    “每一天都有波折,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回想赛事,邓燚祯和叶子进表示,比赛第一天下午,在做维修任务时,裁判要求将旧的模块取出来,再换上新的模块。这个任务在平时的训练中没有接触过,时间只有1小时,他们只提前几十秒交卷,“还是没有检查好,被扣了很多分。”

    比赛最后一天,赛程的最后一个模块是调试前几天组装的自动化工程系统并实现相关功能。当时,组委会临时将比赛时间由1个半小时提前到1个小时,当他们做到一半时,发现赛场提供的灌装重量标准件超过了误差范围。邓燚祯赶紧申请更换标准件,“我之前都是按照上一个标准件编程,现在又重新标零、标重、修改参数、调试程序。改完后,我本想再优化一下系统,一看只剩10分钟,就没有冒险再修改。”邓燚祯说。

    比赛结束前,邓燚祯与叶子进做完组委会要求的所有任务,胸有成竹地等待专家评分。没想到,邓燚祯按下按钮,整套系统却纹丝不动。“当时脑袋一片空白,哪里出错了?”他首先想的是先稳住,然后迅速关掉电源重启。还好,灯亮了,系统正常运行了。“原来,由于工件太多,第一次启动时,有些运行程序还没恢复到初始状态。”

    “坚持和放弃就在一笔之差”

    “邓燚祯和叶子进不是学校竞赛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获得金牌的关键在于坚持。”教练张宋文告诉记者,2013年刚开始集训时,学校没有正规的比赛设备,学生只能用教学设备练习,一边看比赛的照片,一边在脑海里进行想象训练,这个过程很困难,幸好他们没有放弃。

    2016年,邓燚祯和叶子进成为第43届世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备选选手,入围国家集训队。由于平时训练方法过于单一,两人一味追求速度,忽略了质量,在全国选拔赛的2进1比赛中,遗憾落选。“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眼看要功亏一篑,他们受到了很大打击,一度想要放弃比赛,是我打电话将他们劝了回来。”张宋文说。

    “‘放弃’15笔,‘坚持’16笔,放弃和坚持就在一笔之差。”叶子进说,他和邓燚祯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重新回到实训室,两人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魔鬼训练。每天从早上8点训练到晚上11点半,有时候遇到难题甚至研究到凌晨2点。训练从拆装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开始,为了实现机械结构安装“稳、准、快”的要求,两人对每一个机械结构都要进行上百次的拆装训练,总结出最佳的安装手法,达到看一眼零件就能精准地安装到设备模块上。“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在紧张的赛场上看到图纸,一次性装配好生产线,不用返工。”

    在训练中,张宋文发现,邓燚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善于与人交流,遇到棘手问题沉着冷静,能够逐步想办法解决。叶子进勤于思考,团队意识强,技术稳定全面。“两个人技术上的特点和性格差异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能做到稳中求胜。”

    除了专业知识的训练,临近全省选拔赛,为了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张宋文特意把训练场地搬到了学校人流最密集的空地上。在炎热的天气和众人的眼光的考验下,邓燚祯和叶子进仍要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

    最终,他们成功突围进入全国选拨赛。紧接着,在第44届世赛6进3、3进2、2进1选拔赛中,始终以第一名的成绩稳拿世赛入场券。

    留校培养接班人 更注重选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月19日,在世赛闭幕式上,记得当时我和搭档邓燚祯一路小跑到领奖台上,跳着向观众挥动五星红旗。”叶子进说,如今回想起那一幕,手依然会颤抖,心跳依然会加速。“我们现在留校做竞赛班的指导老师,将参赛经验传授给下一届选手,让更多的技能人才都能体会这种心跳的感觉。”

    “机电一体化项目是企业生产的一个基础项目,应用广泛,也是所有比赛项目中难度最大的一项。”邓燚祯坦言,它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比赛中大约有60%的内容属于未知单元,是所有选手从未见过的,“要注重培养选手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训练技能”。

    今年19岁的文玉波2017年9月入选竞赛班,目前还在训练拆装设备技能。“老师特别注重训练我们的创新能力。”文玉波说,刚开始训练时,拆下和装好一套小型的生产线需要12分钟,老师鼓励他寻找更节省时间的方法。经过不断摸索,他发现组装机械花费的时间较多,于是试着改变组装程序,将时间提前到11分钟,装配的设备性能还比之前更稳定。

    “机电一体化项目是两个人的团队,队员的沟通和默契也很重要,我还要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邓燚祯说,他会特意面对面提问学生,指导学生的表述能力和沟通能力。每天训练结束后,学生要上交当天的培训总结,观察学生对训练动作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