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复兴之美汉服归来 谁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2018年04月20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兴之美汉服归来 谁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作者: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又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4月18日是农历三月初三,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辰,由共青团中央牵头发起的“中国华服日”线下活动在古城西安举办,活动包含华服文化研讨会、中国华服秀和华服日国风音乐盛典三部分。近年来,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华服的群体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穿着中华民族元素服装,推广国学、复兴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穿起中国传统的服饰?北京汉服协会的会长庄少卿表示,现实中存在很多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人大呼传统文化全是糟粕,比如部分青年人对本民族文化一无所知,比如很多人崇欧尚美、哈韩哈日、数典忘祖,看到这些现象后,热爱传统文化的一批人便坐不住了,“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希望可以通过穿着汉服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接近、发扬传统文化。”

    现象

    传统服饰是怎么兴起的?

    网友穿自制汉服亮相街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杨娜对汉服研究已有数年,并著有《汉服归来》一书,据她介绍,国内汉服运动的兴起,大约是从2001年开始的,当年的上海APEC会议闭幕后,各国领导人穿着“唐装”在上海黄浦江畔合影的照片,刊登在当年世界各大报刊上,登上国内中小学的课本,“唐装”也一度成为年度热词。

    自此,网络上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服装到底是什么”的讨论层出不穷,旗袍、马褂、中山装等带有一些中国特色的服饰都被提出探讨,宽袍大袖的“汉服”也被人提出而进入公众视野。

    复兴传统服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汉服究竟什么样?”“如何获得一件汉服”。杨娜介绍,能够称为“汉服”的服饰主要包含三个特征,即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所谓“交领右衽”,就是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无扣结缨”也称为系带隐扣,“汉服几乎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一内一外就牢牢固定了衣襟。”至于“褒衣大袖”的“褒衣”是针对现代衣物紧身的特点提出的,而汉服的袖子一般也都比手臂长。

    无论是网上的各种讨论还是复制古风的衣服,这些都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传统服饰真正被穿上街是在2003年。一名叫做王乐天的网友,从商家定制了一套汉服,这件汉服是商家根据《大汉天子》中的服装样式仿制的。11月的一天,王乐天穿上这套衣服,走上了河南郑州的街头巷尾,不仅逛街、游公园还乘坐了公交车,在旁人看“出土文物”的异样眼光里,王乐天穿着汉服走了五个小时。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后,热爱中华传统服饰的网友们也坐不住了,纷纷定制和自制各种服饰上街。

    调查

    谁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同袍”携手弘扬传统

    杨娜介绍说,汉服的复兴者们,彼此之间互相称呼为“同袍”,该词出自《诗经·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原意是指战友、夫妻、兄弟、朋友间的情谊,“怎么会说没有衣服呢?我和你穿一样的衣服啊。”

    自2004年,同袍们逐步开始在线下聚会,一起穿着汉服宣传古典文化。至今,国内比较大型的汉服活动包括礼乐大会、西塘文化周等,每一届的礼乐大会都在不同的城市举办,同袍们会在论坛上深入探讨问题,一起为汉服复兴运动出谋划策。

    据了解,脱胎于百度贴吧的“汉服北京”是北京最早的汉服社团之一,成立于2009年4月,全称是“北京汉服协会筹备委员会”。北京汉服协会会长庄少卿介绍,目前汉服北京的实名会员大概有300多人,更多没有实名的汉服爱好者有上千人,包括从事各行业的同袍和学生同袍。庄少卿说,汉服北京的成立,主要为了集结北京地区热爱传统文化,有复兴华夏衣冠理念的人,一起举办活动。每年的元宵、清明、上巳(三月初三)、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这8个传统的节日,他们都会举办对应的线下民俗活动,大家穿着汉服,元宵节猜灯谜,重阳登高赏菊,冬至包饺子……每一次的活动都会有少则100人多则300人参加。北京汉服协会的负责人蔡泽鸿认为,汉服复兴运动,不是穿件漂亮衣服上街,让大家都认识汉服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各方面让大家了解、喜爱流淌在血脉中的传统文化。

    观点

    华服展现文化自信

    “伴随着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进程,一定会有更多的国人开始对自己传统文化有新的认知,对自身文化自信的建设有更多需求。”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和听香品牌创始人楚艳,曾参与2014年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新中装”设计。她认为,带有明显的中华民族元素的服装,无疑是最直接表达文化自信的载体,一定会被更多的国人选择。

    楚艳表示,中国自古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的言论,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讲究穿着华美衣裳和注重礼仪的民族,中国传统服饰无论在织造技艺、手工匠心,还是审美观念上都曾经达到人类文明的巅峰,我们要传承和重新向世人展现的正是这份优秀的服饰文化。“华服日”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以国家的层面自上而下,让汉服爱好者有了更多表达的机会,也让中国风格的服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推动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让广大的国民有更多的渠道、更多的窗口去了解服饰文化,让服装设计师和文化推广者更多表达自己的观念和主张。

    楚艳认为,未来华服或汉服的前景会更光明,因为服饰的复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未来华服一定会走入寻常老百姓的衣橱,不再仅是少部分人的亚文化,而成为一种新常态。”

    (杨亦静)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