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灯塔的“守护神”
2018年10月10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航标工+黄灿明
灯塔的“守护神”

作者:全媒体记者 彭新启
 

    航标工+黄灿明

    灯塔的“守护神”

    ■黄灿明与妻子合影 彭新启/摄

    灯塔是船舶的指路明灯,是海员在大海中安全航行的保护神。拥有全国三分之二海洋疆域的南海有400多座灯塔,为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珠江出海口的舢舨洲灯塔是其中之一,是珠江口最重要的航标。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灯塔守护人黄灿明,聆听灯塔发展变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灯塔变迁:从电石灯头到价值30万美元的“牛眼”透镜

    据《中国沿海灯塔志》记载,舢舨洲灯塔由法国人建于1915年,为方便各国商船进入广州而建。1950年,灯塔交由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维护管理,1982年底移交给交通部广州航道局广州航标处,现由广东海事局南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管理。

    1945年,舢舨洲灯塔历经了一场浩劫。当年日军败局已定,为阻止抗战物资由海路进入珠江口,日军动用战机对珠江口所有的灯塔进行破坏。在灯塔顶楼,至今还有当年日军俯冲扫射的痕迹:铁护栏有4根被子弹打弯,一枚子弹至今仍嵌在铜门上不能拔出。令人惊异的是,有枚子弹从玻璃窗的铜框架边上打入,留下一条深深的槽,另一枚子弹打在玻璃上,竟然只削掉了薄薄一块。据广州航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1989年在大修灯塔时,总共只有三四块玻璃被换掉。

    “舢舨洲灯塔可谓近代灯塔发展史的微缩博物馆。”广州航标处南沙航标管理站站长杜勇说,灯塔高13米,灯高31.5米,最初安装的是电石灯头,并且配有电石雾炮。解放后,灯楼安设了乙炔灯。1982年,舢舨洲灯塔成为我国第一批采用太阳能蓄电池供电系统供电的灯塔,此后又陆续安装了雷达装置、风力发电机、电雾号等最新式设备。

    “最大的变革出现在2000年5月,当年广州航标处从西班牙进口了价值30多万美金的主灯。”杜勇告诉记者,此灯形状奇特,呈6角形,灯壁上有一圈圈如波纹的同心圆。业内人士称它“牛眼”透镜,可聚出6束光线,虽然灯泡只有60瓦,但黑夜里,远在18海里外都清晰可见。此外,还安装了一盏美制辅灯,万一主灯失灵,辅灯自动亮起,真可谓永不熄灭的明灯。

    守望海洋:“万元户”弃商守塔

    黄灿明是岛上唯一常驻守护灯塔的人。

    上世纪80年代,在当航标工之前,他因为跑运输早就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万元户”。1988年底,从事航标工即将退休的父亲黄振威听说单位想招工但无人报名。父亲把他叫回来传承航海事业。

    1989年初,黄灿明被安排到深圳蛇口港,跟另一名同事一起管理蛇口港20多座航标。“每次在港口码头拿着望远镜察看航标情况时,都会遭到码头工人的盘问。”黄灿明解释,当时航标工这个职业很少被人了解。“在一次航标巡查过程中,我和同事被边防部门‘盯’上了,被带去公安部门接受调查。”黄灿明深有感触地说,当时就连公安部门都不了解航标工这个职业。经过一番解释,他才被放出来。

    1999年,驻守在舢舨洲的5名灯塔工纷纷退休、调任,岛上灯塔的守护工作一时无人接班。考虑到舢舨洲地形险要,广东海事局决定派黄灿明担负此任。从此,黄灿明开始了独守灯塔的孤岛生活。半年后,他的妻子郭丽珍也辞掉工作,来到这座孤岛陪伴他。

    岛上变化:过去秉烛守岛,现在冰箱空调都有

    “1999年,刚来到这个岛的时候,比我想象的还要差,当时水电不通。”黄灿明介绍,那一年他女儿才8岁,第一次带她上岛她怕黑,晚上孩子发烧,需坐船到对面找医院看病。有了那一次的经历,黄灿明决定让女儿“留守”东莞虎门老家。“这辈子,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对家人亏欠太多了,没有尽到一名父亲的责任!”

    岛上早些年没有通自来水,黄灿明最初只能接雨水喝。“看见下雨,就赶紧把屋里的桶盆都拿出来接水。”后来,广州航标处每个月都会派船装上10吨淡水送到岛上储存起来,饮水难题才算解决。

    如今,岛上的用电也不用愁了,在这座小岛上共铺设了40多块太阳能发电板。“最初守灯塔还要点蜡烛,一旦灯塔电源告急,要马上启动柴油发电机。现在大量铺设了太阳能发电板,用不了的电可以储存起来,即使梅雨季节,也不用担心电不够用了。”

    岛上设施的改善也让黄灿明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过去一星期出岛购物一次,主要采购蔬菜、罐头、腌肉,鲜肉从来不敢多买,岛上热,第二天就坏掉了。现在有了冰箱,可以多买一些。电力充足,还可以看电视、听音乐。”

    “航标世家”:四代相传,妻子也是“义务灯塔工”

    在航标界,黄灿明名声不小。有人介绍他,言必称其一家四代航标工的“家史”。他的祖父黄带喜在民国时代便守护金锁牌灯塔,也就是现在虎门大桥左主桥墩处的白色灯塔,一守就是30多年。祖父去世后,黄灿明的父亲黄振威又接班虎门沙角至太平的河道维护浮标,现已退休。“小时候,在家乡东莞海边就可以望到舢舨洲上这盏灯。那时,我还跟着父亲登上过舢舨洲,真没想到长大后会在这里扎根。”黄灿明说。

    2007年,黄灿明的儿子黄登科通过广州航标处的招考,成为黄家第四代航标工,他先后在广州桂山岛灯塔、深圳蛇口航标站工作。“当初我告诉他,修理浮标很危险,有时候会打伤头或脚,还会掉到海里。但他说不怕。”黄灿明说,他的儿子也已经在航标站工作了十几年。

    每天早晨6点,黄灿明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巡岛,然后爬到灯塔顶层检查灯的内部设备,并擦拭外层玻璃。早上7点升国旗,晚上6时降国旗。遇到国庆节,他还会打开录音机唱国歌伴奏升旗。“升旗是一件庄严的事,不能马虎。”

    “睁开眼,活就忙不完。”黄灿明说,白天主要工作是检查灯具、设备设施,晚上用望远镜察看海面的浮标有没有飘走,或者损坏、熄灭,进行及时维修复光。

    黄灿明的妻子郭丽珍将旧灯塔里收拾得像家一样窗明几净。她一直没有工作,随黄灿明到处维护航标,因此,她又被称为“义务灯塔工”。

    年鉴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近代航标由海关管理。

    1947年,海关将沿海航标调整为上海、青岛、厦门、广州四个海区管理。

    1950年7月26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出“关于统一航务港务管理的指示”,决定海关管理的航标移交交通部管理。

    1953年,交通部所属航标及管理航标的海务机构移交海军司令部管理。

    1958年起,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统一规划、统一制度、分工负责、自建自管”的原则,沿海航标分别由海军、交通、水产三部管理。

    1980年4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海军管理的海上干线公用航标,除“长江二号”导航系统外,全部划归交通部管理。

    1999年,我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实施重大改革,在中央管理水域成立了20个直属海事局,将航标管理职责划归地方海事局。

    2001年,海区航标管理体制实施改革,将17个航标区分别划归天津、上海、广东以及海南海事局统一管理。

    2012年11月,因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要,成立了中国三大航海保障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保障中心应运而生,广州航标处归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直属单位。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