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工事 上一版  下一版
向世界海关展示中国海关稽查智慧
茂名:“3·23”特大暴雨引内涝 供电人迅速抢修复电
下一篇4 2019年03月27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海关关员王雷成为中国海关首位稽查国际专家
向世界海关展示中国海关稽查智慧

作者:全媒体记者 林婷玉 通讯员 关悦
 

    ■王雷(左一)在进出口企业调研 池兆恩/摄

    ■全媒体记者 林婷玉 通讯员 关悦

    王雷,名字虽略显男性化,但初见王雷的人,却总会被她温柔的、阳光般的笑容感染。作为中国海关首个通过世界海关组织认证的国际稽查专家,38岁的她不仅每天要对着电脑在浩如烟海的“大数据”中筛查线索,在堆积如山的账册中寻找蛛丝马迹,还承担着世界海关组织在全球组织的各类培训授课职责,每天的工作日志排得满满的。

    稽查是个“技术活”

    在海量财务数据中找到突破口

    2011年,在广州海关隶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岗位工作8年的王雷,被选调进入广州海关稽查处工作。海关稽查,是一项略带神秘而专业性强的工作。这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对海关系统里的数据和进出口企业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等资料进行核查,监督检查企业进出口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王雷介绍,稽查工作的核心就是“查”,在海量数据和有限的接触时间内,广泛收集有效信息,快速锁定查缉重点,准确作出研判。一张发票背后,也许隐藏着一个团伙阴谋;一份电脑表格里,也许是找出真相的关键;一份复杂的风险柱状图分析,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指南针。

    2016年,王雷通过“大数据”风险分析,发现广州某贸易公司的进口化工产品涉嫌低报价格。王雷决定不提前通知企业,直接到现场实施“突击”稽查。

    这家公司登记信息过于简单,前期去踩点的同事只知道公司在郊区一处工业区,无法获知确切的办公地址。王雷和她的同事到现场一看,工业区地形复杂,仓库高楼林立,要找到一间小小的公司无异于大海捞针。4小时下来,毫无收获。

    王雷不甘心。“化工产品重量大而易碎,应该在低楼层存放;需避光保存的话,存放的地方应该有窗帘遮蔽……”王雷飞速转动大脑,冷静分析。她又绕着园区走了一圈,最终将排查范围缩小到某栋楼一层的一家公司。

    当王雷敲开公司大门时,工作人员一脸愕然。公司经办人是一名中年妇女,为了阻挠王雷取证,歇斯底里地哭闹、关电脑、拉电源。面对一度混乱的局面,王雷和她的同事始终保持克制和冷静,一面稳住相关人员的情绪,一面迅速在公司办公电脑中查找原始合同和发票,固定线索,最后成功破获了货值达7700万元人民币,涉嫌偷逃税款550万元的大案。

    正是带着这样的勇气和智慧,王雷逐渐成长为稽查业务的行家里手。

    近年来,王雷参与稽核查企业约60家,查发问题涉及税款达人民币2.4亿元,先后查获走私进口仿水晶产品、线路板等重大案件。仅2018年一年,王雷所在的广州海关稽查处稽核查补税入库共人民币9亿元,向缉私部门移交线索52宗,涉及税款2000多万元,有力保证了进出口活动的真实合法,保障了经济秩序的稳定正常。

    中国海关稽查走向世界

    在国际平台上贡献“中国智慧”

    2017年,世界海关组织(WCO)后续稽查部门首次决定开展稽查专家遴选工作。此次考察共有50多个国家发出申请,经过严格遴选、预认证和实地考核,仅有4位海关关员通过考察认证。2018年3月,王雷在马来西亚通过世界海关组织严格的“终极考试”,成为中国海关首位经世界海关组织认证的海关稽查国际专家。

    2018年11月,王雷受邀前往斯里兰卡承担培训授课任务,这是中国海关专家首次在国外担任世界海关组织后续稽查领域培训教师。在为期一周的培训时间里,王雷每天为斯里兰卡海关的43名中高级关员进行授课,她以娴熟的英语和深入浅出的表达,详细介绍世界海关组织的稽查工作指南,通过课堂模拟练习和案例分享提升了斯里兰卡海关关员们的实操技能。

    “没有想到世界海关组织的中国稽查专家这么年轻,而且非常随和可爱。不仅学习了海关稽查业务,对中国也更为了解、感觉更亲切了!”热情的斯里兰卡关员,每堂课前都为王雷冲好一杯红茶。清香的茶水,承载着两国海关关员的美好情谊。 

    “是我们的国家发展强大了,才让我们有了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机会。正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海关稽查工作,为我提供了学习积淀的氛围,让我走上世界讲台充满了底气和信心。”王雷微笑着说。

 
下一篇4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