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摇篮”
2019年05月01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摇篮”

作者:全媒体记者 彭新启 林海生 通讯员 顾洪江 吴辉军
 

   ■学生实训现场 王昌坚/摄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全景 王昌坚/摄

    学考招生录取4530人,比原计划增加730人;“3+证书”共录取1340人,比原计划增加200人,录取率达到了119.21%。这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9年学考招生传过来的喜讯。在全省民办高职院校招生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该校却一枝独秀,是唯一不用补录的民办高职院校,录取人数、录取率位居民办第一,甚至超过了1/3的公办院校。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据了解,该校是广东省唯一获批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的民办高职院校,在2018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A类规划建设院校中排名第20位、民办高职院校排名第一位。

    产教融合

    因材施教实践育人

    该校把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自身的目标定位,对接珠三角建筑产业、先进制造及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打造建筑类专业品牌,增强先进制造类专业优势,培育现代服务类专业特色;拓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空间,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等社会亟需专业,人才培养紧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市场需求。

    该校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确立“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习惯养成”的“三位一体”育人新理念。针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实施差异化教学,不追求形式,只注重结果,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学习计划,打好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以校企合作促产教融合“双元”育人。联合政府、行业商会和企业协同创新,建立“四方联动,共生发展”的“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以省级、校级重点品牌专业为依托成立广东城建职教集团,联合150多家名优企业,建成了央财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个,并依托基地深度开展产教融合。

    依托八大专业群,发挥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和建筑工程技术省级一类品牌专业资源优势,以16个品牌(特色)专业为核心,力抓教学改革,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生课程学习与工作要求对接,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学生在实训基地按照“知岗、跟岗、顶岗、入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参与公司的运作,参与项目招标、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学生成为企业急需的抢手人才。

    该校“砼鼎精英班”的每期学员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一空。正如蒋新华校长所言,“前段时间,中建二局要来学校举行招聘会,而我们的学生都被抢光了!”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在高位运行,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65%,总体就业率达到99.69%,企业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达96.5%,近三年毕业学生在珠三角的就业比例均达80%以上,该校荣获“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凝心聚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该校注重惠师凝心,协调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需求,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率达100%;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建成教工之家,解决教职工课后的文体活动场所问题,主动到基层了解教职工实际需求,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工间操、篮球、乒乓球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文体活动,教职工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教工之家配套建设了幼儿活动中心,解决教职工小孩托管的后顾之忧;加紧教职工餐厅建设,改善员工就餐条件,提高膳食保障水平;启动实施职工补充养老保险方案,完善教职工退休养老和重大疾病风险防范的保障机制;鼓励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自2011年以来先后选举产生3位教职工董事,代表全体教职工行使监督管理、参政议政、重大事项决策,维护教职工的权益。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惠师凝心举措,教师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学校也因此吸引了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专家教授来院工作,还涌现出了广东省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等先进教师代表。

    该校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充分挖掘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效解决教师队伍人才短缺的现状。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学科建设和党支部书记的“双带头人”队伍。围绕产业结构、重点专业、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启动凤凰学者系列岗位招聘工作,引进高水平博士、教授;完善岗位设置,出台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聘用办法,想方设法引进高层次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军人才和带头人才,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服务能力。

    该校严把干部选拔和培养关,优先把那些政治品德过硬,敢于担当作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开展教师进修、深造活动,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整合学校培训资源,逐步推行了教师全员轮训机制,推动企业人员、高技能人才和教师双向流动,拓宽教师到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覆盖面,落实好教师带薪下企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根据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要,将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内外访学、国培省培、境外进修、技能考证培训、企业实践等校外培训与岗前培训、讲座沙龙、图书资讯、多媒体技术等校内培训相结合,教师培训做到了全覆盖。

    该校特别注重教师思想品德,将教师的思想品质与职称晋升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修订完善学校职称评审制度,做好职称晋升人员的聘用,鼓励引导品德优秀的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业博士,提升学历层次;试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在党建、思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全方位传帮带作用。

    学在城建

    培养新型技能人才

    该校牢固树立“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关爱感化学生,通过赏识激励学生,通过支持帮助学生,学生由此发现了自我价值,树立了自尊、自信,增强了学习动力,走上了健康成长的良性发展道路。“学在城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认可。师生获国家授权专利348项,2011年以来学生获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奖项585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挑战杯”获省级及以上奖项65项(其中特等奖1项),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共计119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以上奖项22项。

    该校注重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提高综合竞争力。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改进机制,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为路径,持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教学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把学生培养好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搭建更好、更广阔的平台则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校长蒋新华透露,该校已经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推动的数据中国“百校工程”(百校工程1.0)开展合作,共建“广州城建-曙光大数据学院”,并与美国通用电器、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学校的校企合作水平将迈上新台阶。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