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史海 上一版  下一版
古代的“真人秀”
2019年05月13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代的“真人秀”

作者:
 

    无论是今日掌中的抖音,抑或是小荧屏里的“奔跑吧”,都有着共同的标签:真人秀。“真人秀”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看起来是真实的,实际上却是失真的——要是没有摄像机对着,谁会吃一碗清水挂面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乃至“想起妈妈”留下两行清泪?

    古代没有摄像机,但骨子里的“表演基因”让有些古人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举头三尺有神明,举目四望皆观众。

    他们,堪称“真人秀”的鼻祖。

    1 一夜蹿红,连夜逃遁

    东汉末,公元158年,史官的头儿居然站队到宦官集团,他受了小黄门徐璜的授意,向汉桓帝报告“日食的天怒之变,罪在大将军梁冀”。汉桓帝智慧和力量都不够,和五位小黄门凑成“诸葛亮”,才搞死了梁冀和数十名外戚骨干。于是,小黄门“靖难有功”,悉数封侯,东汉开始由宦官当权,“党锢之祸”敲响了东汉的丧钟。

    有“泥石流”,对应的也就自然有士人清流。国立大学的太学生郭泰、李膺这些知识分子就坚决藐视这些阴阳人,他们猛烈地抨击宦官集团,因品德高尚,被人誉为“三君”“八俊”。很多爱惜羽毛的大臣因害怕遭到口诛笔伐,不得不登门拜访他们。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不学无术者学着南郭先生,充数进来,表演了一出伪君子的真人秀。

    据《后汉书》记载,当时有两个名叫晋文经、黄子艾的,号称“读书破万卷”的饱学之士,又以当代豪杰自居,举手投足都摆出一番恃才傲物的气势,他们为人高调,立论新奇,一夜之间蹿红整个京城。可在声名鹊起、门庭若市的当儿,他们却突然说身体抱恙,什么来访都拒绝接见。这时候,一位真正的国立大学博士——符融,觉察到了这是一场不真实的“秀”。果然,查出来晋文经、黄子艾都是登徒浪子,都曾因获罪而遭到废弃。于是,晋文经、黄子艾二人暴得大名也一夜跌落神坛,宾客门徒散去,门罗可雀。

    观众的聚焦点在哪里,“热爱表演”的人便趋之若鹜。若说晋文经、黄子艾在“投机作秀”,拜访他们的无名三公们又何尝不是在配合表演呢?

    2 为了表演而表演

    古代有一种官的职责就是要求其“表演”——言官。更准确地说,是宋朝以降的言官。

    宋朝的言官和秦汉不同在于,它的言官再无长官,而设有独立的官制官署。那么,它的职责体现很快就只剩下:为了反对而反对。言官的官位低,“反对”得越激烈,会越容易因言获罪,一方面会成就其尽忠职守的清誉,另一方面,“一夜成名”也会提高重新获召擢升的机会。宋朝的一些言官就为了表示反对,动不动就表演要挂冠去职。于是,宋朝两位改革家: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励精图治都因言官的表演而半道崩殂。

    1043年,范仲淹与富弼、韩琦等人向宋仁宗提出十项改革建议,也就是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没想到的是,因为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本来是支持改革的言官梁坚很快倒戈,上书弹劾。范仲淹气得不行,为了坚持改革,提出告老还乡,但梁坚也立即提出要挂冠去职。而另一位叫王拱辰的言官表演更逼真,他是真的放自己大假了!

    改革派和反对派经常在朝堂相持不下,泾渭分明,而宋仁宗甚为憎恨朋党之争,仅仅一年多,他就下诏废弃新政了。

    1069年,王安石总结范仲淹的失败教训,推行新法。很快,“尽忠职守”的言官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第一个是御史吕诲。他短时间内居然接连上书《论王安石奸诈十事状》《论王安石奸诈十事状第二状》,把王安石叱骂成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化身。很快,他精彩绝伦的表演为他赢得了所有反对派的掌声,包括司马光。司马光在他临死前前往慰问,还为其撰写墓志铭。另外,他的表演也为其赢得了升迁的奖赏——出任邓州(今河南邓县)知府。

    王夫之说宋朝变革的失败导致的积弱则很大部分要怪罪追求清誉的言官:“言愈长,争愈甚,官邪愈侈,民害愈深,封疆愈危,则唯政府谏垣不相下之势激之也。”

    到了明末,为了表演而表演的“东林党人”“非东林党人”则应该和明神宗朱翊钧分担历史黑锅。

    1594年,在万历皇帝不见任何官员的五年后,无锡的东林书院集聚了很多辞官归野的士人。他们意气相投,一起讽议朝政、臧否人物,被人称作“东林党人”。觉得被含沙射影自己的人们不高兴了,也拉帮结派,怼了回去,形成了“非东林党人”。最后,便有了党派之争,你反对的,我就赞成,你赞成的,我就反对。

    东林党人最初毕竟多是饱学鸿儒,有点清誉追求的士人都会附和他们的意见,以买到“会员”。于是,当万历皇帝说想让小儿子继承皇位的时候,东林党人声嘶力竭地从“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扯到了“国之根本”,而非东林党人则一脸不屑,说废长立幼古已有之。当万历皇帝说,他还没死,容他想想,东林党人又说立太子宜早不宜迟,但是非东林党人又跳出来反对了,兹事体大,怎可草率?他们的争吵持续到明末的“三大案”。万历皇帝也终于看透了他们的表演:就算再争辩下去,也不会争出个是非结果,也不会争出个解决办法。

    明末五十年,历史的一页留给了东林党人和非东林党人浮夸的表演,翻到另一页,则是东北女真族努尔哈赤悄无声息的崛起。

    3 “黄袍加身真人秀”

    自从《尚书》记载了尧舜禹的禅让,《史记》记下了秦始皇的泰山封禅,乱世中的问鼎中原者为了表明自己效法先贤,不是“僭越称帝”而是“天选之子”,顺理成章地就要大秀演技表演“黄袍加身真人秀”。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经历了大嫂的“刮锅之耻”、鸿门宴的厕所逃遁、楚汉相争,再到最后的垓下之战,终于问鼎中原。功臣们也知道封万户侯的日子到了,也是一起尊请汉王称帝。

    刘邦表演层次分明,先是立即反对:“我听说皇帝的尊号,贤能的人才能据有,我怎么敢担当啊?”

    大臣们也知道表演需要循序渐进的层次,又说:“汉王您出身草莽,却能替天行道,诛罚暴逆,平定四海,天命已经很明了了。而且,有功者还在等待应有的封赏,如果汉王不称皇帝,那他们又从哪里获得呢?”大臣见刘邦在皱眉,又加了一句:“我们愿意以死请求。”刘邦这下开始展示欲拒还迎的表演,说:“既然大家都认为这样妥当,那我就为了国家苍生大计,免为其难吧。”

    从后世看,刘邦如果真的像其“真人秀”表面所展示的那样,“皇帝”的人选还是有的,比如韩信,不过韩信的兵权在他战胜项羽时就顺路去其军营收回了。

    而后周周世宗的大将赵匡胤欺负君主宾天留下的七岁的孤儿、二十来岁的寡母,散布辽兵南下的谣言,继而发动“陈桥兵变”、策划将士为自己黄袍加身,最后却作出被劫持的表演。剧情荒谬,但可圈可点的是,宋太祖在《宋史》记载的这段表演是没有对白的,“黄袍加身”的这出戏是全靠微表情撑起来。

    可是,宋太祖只允许自己表演“黄袍加身”,却不允许部将再抄袭。不久,他就用了“一杯酒”释了大将石守信的兵权。

    历史的剧情有轮回,有讽刺。宋太祖的演技实在精彩,等他百年后,南宋的子孙们又重新表演了一次。

    1225年,湖州三个姓潘的兄弟也想在乱世分一杯羹,遂发动政变,找到济王赵竑,为他披上龙袍。赵竑刚开始立刻表演了哭戏,说怎么对得起忠义二字?潘家兄弟大声说道:“大王如果不肯,我们几个有进无退,只好和你一起死了。”不久,赵竑就清楚知道起事力量非常薄弱,于是反悔了,反过来讨捕潘家兄弟。这件事总算被平定。济王赵竑最终却难逃被逼自缢的命运。

    对比而观之,唐太宗李世民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知道自己就是“天选之子”,所以明刀明枪地先下手为强,最后,他不屑一顾地拒绝向世人表演似是而非的禅让,他真是一个真人。

    (作者:崔禄丰,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微信公众号,有删节)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