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有戏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外摄影师镜头下的近代广州
恋爱音乐剧《长腿叔叔》中文版
3D少儿魔幻芭蕾舞剧《阿拉丁神灯》
《银河补习班》
《狮子王》
“一碗米饭的世界史”
3上一篇 2019年07月1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录片《稻米之路》开播:
“一碗米饭的世界史”

作者:
 

    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优酷全网独播的系列纪录片《稻米之路》于7月6日开播,讲述作为人类最主要食物之一的稻米从古至今的传播,以及与人类社会密切的关联,跟随一粒米的脚步遍览人类文明,看平凡食物背后未知的人类故事。

    该纪录片主创表示,该片并非关于农业的节目,而是通过对“稻米”这种广泛流传的特定食物的审视,看到稻米所负载的中国文明是如何与各国文明相融相生的关系,将中国和整个亚洲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的文化圈。

    “稻米之路,其实更像是一部亚洲文化简史。”

    首集节目中,观众将跟随考古学家的足迹,去发现数千年前人工栽培稻米的起源以及向外传播的途径。

    除了食用性,纪录片中还介绍了稻米的各种“变化”。比如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墓葬都采用稻壳和米浆。在水泥没有出现的古代,泥土中加入稻壳和米浆,便能形成坚固的建筑材料。今天,栽培稻除了食用功能,它的衍生品已经进入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

    每年的11月下旬,53岁的吴老甩开始精心打磨手中这几把半月形刀片。这些直径不超过八厘米的刀具乍看之下并不起眼,但却是当地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

    将这些打磨锋利的刀具,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靠腕力收割稻穗,这是侗族独特的收割方式。它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摘禾”。“摘”就是将稻穗一根一根精细收割,整齐的稻穗被捆绑成长度均匀的稻捆。由于地形崎岖,机械化收割无法进入,这种收割方式的效率低得惊人。如吴老甩夫妇般成熟的摘禾人,一天下来也只能收割半亩稻田。然而,这样的麻烦事儿还远没有结束。

    把这些捆绑整齐的稻穗挑回村寨后,老吴甩夫妇还要将它们精心悬挂在谷仓里,然后再耐心等待1个月的时间才能成为真正的食物。

    收割后的稻谷水分含量依然过高,只有经过充分晾晒才能进行后续加工。因此侗族人建起高高的谷仓,并在底部蓄水,既让稻米干燥速度加快,又减少了鼠患影响。

    他们还将鱼苗蓄养在谷仓底部的蓄水池,待成熟后,再将鱼苗撒入田里。稻田的微生物为小鱼提供了充足养分。待到收割季节,田地里已是鱼肥稻香,它们共同丰富了当地人的食物来源。

    在《稻米之路》的第二集里,观众将看到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大米是如何越过长江流域,在中国北方与小米和小麦争夺古人的餐桌。

    六集体量的“稻米之路”,亦是生命的历程。一万年以前,稻米率先被长江中下游的中国先民开发出食用价值。从南方的长江流域到松花江以北,从干旱的西北高原到东北黑土地,稻米用尽各种方式改变自己的生长特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影响了中国人的生存条件。接着,稻米的脚步走向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再到西亚乃至亚欧大陆另一端的意大利,起源于东亚地区的宗教、文化和艺术,都跟随稻米的种子传播到远方,成就着历史长河中叹为观止的文明和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生命故事,也造就了精彩纷呈的世界文化。在今天,除了南极和北极,稻米几乎已经遍布了每一片适合生长的土地。

    在这段征途上,是我们驯化了稻米成为主食,还是稻米利用我们让自己遍布每一寸土地?稻米在不同的地区,又发生着哪些关于生命,关于财富,抑或关于信仰的故事?在这部纪录片中都有所涉猎和探讨。(黄小河)

 
3上一篇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