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史海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个“懦夫”的字,为何能卖2.67亿?
2019年11月2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懦夫”的字,为何能卖2.67亿?
“效忠一家一姓的君君臣臣思想,比起保护文化脉络,渺小得近乎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
 

    ■赵孟頫自画像

    ■《应酬失宜帖》

    ■《奉别帖》

    11月19日晚,赵孟頫早期书札《致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中,最终以2.325亿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以2.67375亿元成交,创下了赵孟頫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

    《致郭右之二帖卷》共两份书札,分别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均为赵孟頫早年写给朋友郭天锡的作品。前者中,赵孟頫向友人吐露了他在元朝要员来杭州征召隐逸时矛盾重重、进退两难的复杂心理;后者则记叙了他对朋友经济受困的关切和自己在京城独处的孤独,因情绪激动,书法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恣肆。

    未敢殉国的“宋室王孙”

    公元1286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大臣程钜夫奉忽必烈之命访求江南才俊,带回了20多名汉族文人到大都(今北京)。33岁的赵孟頫身处其中,心中五味杂陈。以后,他的下半生也都在纠结、矛盾中度过。因为他的身份很不一般。

    赵孟頫是宋室王孙,且才高名重。此时宋元鼎革只过了十年,他若出仕,将被树立为异族统治者收买汉人文化精英的典型;而他的名节,也将面临生前身后的损毁。

    他自然深知这一点。这个艰难的决定,他做了至少十年。十年前,他不敢像同宗的某些兄弟一样,激烈殉国。十年后,他又不敢像江南文人圈的某些故交一样,终生不仕。

    到达大都后,赵孟頫获得单独觐见忽必烈的机会。史书记载,赵孟頫“神采秀异,珠明玉润,照耀殿庭”,忽必烈和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以为“神仙中人”。忽必烈让他坐在右丞叶李的上席,给予了极大的礼遇。虽然有人提醒忽必烈,赵是亡宋王孙,不宜安排在皇帝身边工作。但忽必烈并不在意。

    那次会面,忽必烈给赵孟頫出了道“面试题”,要他为新设尚书省一事起草诏书。赵孟頫挥笔立就。忽必烈阅后大喜:“啧啧,我想说的,都被你说了。”

    此后,赵孟頫被任命为从五品的奉训大夫、兵部郎中,总管全国驿置费用事。就是这个不起眼的闲差,成了赵孟頫人生的分界线。他曾写过一首诗,剖陈心迹,怀念前半生,吐槽后半生: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以他的聪明才智,他肯定早就预估到出仕蒙元之后的境遇与压力,那他为什么还要去趟这趟浑水?大概是因为“懦弱”。

    文化共融产生一代“国际赵”

    朝代更替之际,传统道德对士人的要求是,要么生命消亡、人格升华;要么生命延续,人格负分;“鸡贼”地走中间道路。赵孟頫选择了这条中间道路,就必须承受道德谴责之重却是万万不能。然而他说:“吾出处之计,了然定于胸中矣,非苟为是栖栖也(我是有主张的人,出仕绝不是为了苟且活命)。”

    连世人戳脊梁骨都不怕,他到底在怕什么?怕失去文化传统,怕失去世界视野。

    元代虽以残暴著称,但正是草原民族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政策造就了“宗教混搭,天下一家”的壮观景象。当时的大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会。官员使者、商人游客、僧侣传教士、艺术家和能工巧匠往来穿梭。与清静朴素的湖州、德清生活相比,繁华京城的活力在一点点拓展和改变赵孟頫的艺术视野。

    如果赵孟頫选择继续留在江南小城,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赵孟頫。他结交异域僧人,画罗汉遂得了唐时古意。他也许见过了操着波斯语的画匠,把他们的技艺偷了过来。他看到了其他南方文人见不到的宫廷珍藏,那些古典真迹“多绝品”。他画马画羊,灵感与经验均来自于北游经历。

    不同背景的文化艺术,给他开了一扇窗,再也关不上。一个“国际赵”诞生了。

    有一种伟大,叫忍辱而生

    作为一名“贰臣”,赵孟頫隐忍半生,最后创造了哪些成就?

    书法上,他师法古人,荟萃众长,并能够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得到的评价是“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楷书四大家”中,除了他,其他三个大咖都是唐朝人。

    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竹石无所不能;写意、工笔、水墨、青绿无所不精。“元四家”中,除了他自己,王蒙是他外孙,黄公望一直向他执弟子礼,倪云林视他的画作为宝贝。

    诗歌上,他对于改变元初诗风的影响尤为突出。用四个字就能道尽他的重要性:元朝冠冕。

    时代剧变中,有人负责死,有人负责生;有人负责骨气,有人负责文脉;有人负责壮烈,有人负责悲戚。而历史的残忍在于,它总是以生命的牺牲,作为伟大的衡量标准。殊不知,有一种伟大,叫忍辱负重活下去。

    赵孟頫以后半生的隐忍,换来了元朝文化的高峰。没有他,元朝时期汉文化传统的断裂是可怕的。他的思想超越时代300多年。直到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赵孟頫的伟大。效忠一家一姓的君君臣臣思想,比起保护文化脉络,渺小得近乎可以忽略不计。(最爱历史)

    青年时“温柔抵抗”

    1254年,宋理宗宝祐二年,赵孟頫出生于风光如画的浙江吴兴(今湖州)。实际上,历经300年,他这一代与远祖赵匡胤已隔了十代人,是个“过气的王孙”,实与当地一般的知识分子无异。

    赵孟頫自幼聪敏。12岁那年,随着父亲的突然去世,赵家家境每况愈下,在坎坷忧患中度日维艰。所幸在母亲的告诫下,赵孟頫坚持发奋苦读。

    1276年,蒙古人攻入临安(今杭州),国乱如麻。青年赵孟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免作出无谓的牺牲。他选择了温柔抵抗之路——隐居不出。在德清县的山中,他一住十年。十年间,他致力于学,诗文书画造诣飞跃,成长为“吴兴八俊”之一;十年间,他有数次入仕蒙元的机会,均巧妙谢绝。

    侍奉五朝皇帝,官拜从一品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赵孟頫一生要追求的东西,比搏命一死捞个名声,难得多。活着,有时候比死去更难。

    他要过得了舆论这一关。大宋王孙成为蒙元之臣,不但天下的读书人都戳他的脊梁骨,据说一些近亲也对他的品格产生怀疑,断绝关系,他做官后回到江南拜访族兄赵孟坚。孟坚起初不愿见他,见面后也是各种讽刺,走后还让人擦拭孟頫坐过的椅子。

    但终究,人最难过的是自己这一关。元朝皇帝越是对他礼遇,他越保持卑微、疏离的状态。出仕30余年,他历经五任皇帝,人称“荣际五朝”。尤其是雅好文艺的元仁宗,评价赵孟頫出身高贵、长相帅气、博学多闻、操行纯正、书画一绝等,还说“唐有李白,宋有苏轼,今朕有赵子昂(孟頫字子昂),与古人何异?”在元仁宗任上,赵孟頫后来官拜从一品的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然而所有人只看到他表面的荣华,看不到他内心的煎熬。他的苦痛只能寄寓诗中。在他官运达到顶点的那一年,他写了首《自警》诗:

    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惟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在诗的后两句中,他解释了“我为什么要出仕蒙元”。他虽没有直说,但意思足够明了:我是为了文化(笔砚)传承。我不忍见我所挚爱的文化衰落。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