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思客 上一版  下一版
朱民:科技之变就是生死之变
2020年09月2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民:科技之变就是生死之变

作者:
 

    9月5日,在北京资产管理协会主办的“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发表演讲。朱民表示,疫情正在深刻地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当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到来的时候,所有人、所有企业、所有国家别无选择,只有跟着科技和数字化。这是生死之变,或者跟上这个潮流,或者被淘汰。

    推动全球科技大潮的力量

    全球科技大潮正在到来,有以下几个推力。

    第一,疫情推进无接触的新生态,网上教育、网上办公、网上生活,都会在后疫情时代延续,我们回不到过去了,疫情对科技的加速作用了不得。第二,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科技公司,美国的股市发展得好主要是因为科技公司,把科技公司拿掉美国的股市就不行,美国的科技大公司发展很好,非科技公司都不行,全世界现在都出现这个问题,科技变成了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第三,在今天这个时点上,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大规模转换和实现的曲线的拐点。

    所以这几个力加在一起,这个大潮正在到来,而你、我别无选择。

    大家可以看到,疫情改变了一系列新生态。物资调配,武汉开始时非常困难,引进科技立即见效。在线医疗,2亿人在线办公,2亿人在线教育。一系列新的生态、新的企业发展起来,在数字营销、卫生、公共管理、教育等,甚至买房、买车都开始在网上。以后这些会变成常态,引入了AR、VR以后,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和在商场买东西的体验是几乎完全一样的,中国企业走得非常快。

    全世界来看,我们所处的这个竞争的阶段,严格来说还是处于4G和智能手机阶段,我们正从这个阶段走向全面的5G和云。但是我们未来要发展的是什么?是物联网和区块链,所以中国国家的战略就是利用全面实行走进5G和云的时候,提前合并跨越到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这个就是全球现在的制高点。

    为什么我们说科技主导?20年以前,全世界最大的四大公司只有三家是科技公司。今天,全球最大的十家公司里面有两家金融公司、一家超大型能源公司,另外七家是科技公司。过不了多久,前十家企业一定全部是科技公司。这就是经济和金融市场反映科技的变化。中国在这几年赶超很厉害,全球20家最好的人工智能企业中,美国占八家、中国有七家,大家注意到,中国七家里面还没有包括阿里和腾讯。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我们的不足。我们在基础、核心、“卡脖子”技术上还是有诸多不足。举一些国内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光伏面板,中国在全世界有50%的市场份额,15%的技术在国外。高铁,在国内是100%的市场份额,核心技术还是有10%在国外。数字支付,中国有95%的份额在自己手里,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但还是有10%的技术在国外。半导体技术90%在国外。

    数字流是新基建的核心

    国家的战略在疫情中通过宏观刺激政策推动新基建和科技的发展,新基建的核心就是在传统的物流和人流当中加入数字流,通过人流、物流、数字流产生产业流和资金流,变成价值流。有了新基建这个数字流的基础设施核心以后,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可以在未来完全自如地交融。

    比如机器人自动化,已经不是自动化了,是数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产生无数的数据感知,感知到物联网,物联网进入大数据、进入虚拟世界,大数据进入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信息空间,虚拟世界重新回到物理世界,改变和操纵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在数万年历史演变中第一次实现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几乎无缝的转移,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不需要人的干预,因为机器学习,是一个自动生成和迭代的过程。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以数据为中心,国家战略第一件事就是加快5G的基站建设。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建60万个5G基站,现在我们已经建了60万个,拥有5500万名5G用户。

    如果5G做完了做什么?互联网。5G只是基础,是为社会和工业服务的,5G的落地是互联网。按照国家的计划,2020年是互联网的一个大年,今年经过改造,我们工业互联网的节点将超过美国。我们会建10万个工业APP,10万个工业APP是什么含义呢?就是把我们全部生产的设备连到APP上去。

    我在三一重工调查时,看到三一重工现在出来的设备全部上APP。重型设备上网这是了不得的事情,安全性、效率完全提高,机器自己和自己说话协同工作,这世界真的变了。工业互联网现在发展非常快,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所以这个核心理念是什么?就是国家建一个基础设施的枢纽:大数据、人工智能、算例、5G和云这个大核心。这个核心让我回忆起1993年美国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法》,这个法案极大推动了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包括苹果、谷歌等等。我们也要用更高的技术水准建立一个信息科技枢纽。在这个枢纽的右端让所有的科技企业向枢纽靠拢,为它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成为这个枢纽的一部分;在左边让所有城市的市长和区长,在枢纽上做平台落地和数字化转型。枢纽建设两边靠拢起来,世界会因这个枢纽而从根本上改变。

    这个枢纽变成三个具体的基建并拉动科技。第一是 “云基建”,云服务及数据中心;第二是5G的“管基建”,比如通讯卫星;第三是“端基建”,手机是端、汽车是端、人脸识别是端、交通是端。这三种基建组成一个具体的枢纽,这个枢纽是可以落成三大基础设施的基建,变成GDP的增长、变成价值。

    疫情以后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是经济驱动从土地和建筑业走向数据和云,共享经济会走向无技术社会经济。以数字办公为例,我们在会场系统到位的时候,能够知道大家的气氛是什么,情绪是什么,讨论的会议内容是什么,可以迅速进入政府的决策系统,转化为我们的目标、财务、数据,这就是智能化,这就是新型的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新的小区模式

    疫情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关于政府治理的讨论。疫情中,我们在武汉迅速看到治理的重要性,从小区管理,上升为政府治理、国家政治治理。以前的小区,物业只是提供服务,现在新的模式:To O是物业,To C是业主,To G是政府。政府为什么也介入?因为政府有安全保障、有监管、有服务,这是治理的一部分,中国的数字化政府治理有了真正的落脚石。未来的物业公司的估值一定高过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建完房子就没事了,物业可以服务业主一万年,是延续的过程,无数的增加值流量可以进去。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中开始出现了智慧杆这个概念。智慧杆是通讯、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公共安全、智慧交通等所有东西都可以集中在一个杆上。智慧杆设立以后,社会安全治安好了很多,因为5G、云和大数据接触,对人流和人的分析能力大大提高。我们已经在深圳试点,一个智慧杆几乎可以把所有的探头全部替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当我们把所有的政策和我们看到的事情拢起来,国家的战略核心理念是什么?数字流。数字流具体的体验是什么?流量。中国今天的流量人均每个月是9GB,比OECD(经合组织)的6GB高50%,据预测10年以后中国人均流量GB将增长10倍。数字经济下,未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流量。

    流量的反面是物联网,就是看我们有多少物能连起来。中国今天是10亿的物连起来,和OECD是平等的。10年以后我们预测中国的物联网可以达到100亿的规模,是OECD国家的1倍或者2倍。手机是什么规模?中国现在有5亿多部智能手机,物是千亿级的,我们10年以后在流量上如果能达到100亿的单位,这个社会就全部连起来了。或许,你家里的花盆可能还连不起来,但是,冰箱、空调、灯等都是可以连起来的。

    流量为基础,基础设施的构建让所有的企业从市场的角度,围绕市场基础设施找方案落地。把流量做上去,这个世界就根本地改变了,所有人都可以用流量进行创新。中国将从制造大国走向创新大国,这将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

    (综合自《财经》、网易)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