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高空走线人员: 高温时“被烤得脱水了” 雨天时“淋得像个落汤鸡”
夏谷林: “决不能让隐患扩大到事故”
3上一篇 2015年03月24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谷林: “决不能让隐患扩大到事故”

 

    ■夏谷林在工作中

    人物检索

    夏谷林,男,1978年出生,湖北浠水人,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高电压技术工作,承担技术研究和攻关项目12项,发明专利9项;曾获得中国电力科学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超高压公司科技进步奖、广东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模范科技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1999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夏谷林便进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天生桥水力发电总厂生产一线从事高压试验工作。2008年,夏谷林调任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高电压技术监督专责。从基层员工到现在技术部主任,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做好技术分析工作。

    填补国内多个技术空白

    近年来,夏谷林带领团队围绕特高压直流设备开展了现场试验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及其先进技术装备研制,不断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依托云广特高压工程和“两渡”工程建设,夏谷林从试验技术研究、试验设备研发、工程应用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持续改进完善,攻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现场特殊试验的关键技术。研究出了阀侧直接加压的换流变ACLD试验方法;开发了国内外第一套现场用1200kV直流高压发生器,解决了直流耐压试验装置在现场复杂环境下(高海拔、多雨)使用可靠性的问题;开发了先进的成套现场特殊试验装备,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项目研究成果提炼形成了2项电力行业标准,1项南方电网企业标准。

    始终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2013年12月份,一台800kV直流穿墙套管出现故障,夏谷林立即联想到该套管试运行阶段也出现缺陷,怀疑存在深层问题。”夏谷林的领导告诉记者。随后,夏谷林便带着攻关组深入解体分析,制定了针对缺陷设备的运行管控措施,并积极跟踪分析,成功避免了一次设备事故。

    “决不能让隐患扩大到事故,决不能因分析不当盲目处置造成资金浪费。”夏谷林带领的团队承担着主设备的年度预试工作,而超高压公司设备的价值高、风险大,他们总这样要求自己。基于此,他们成功解决了常规介损测试方法不能准确判断油纸型断路器并联电容器绝缘状况的问题,完成了公司70多台介损超标的开关并联电容器的复测,确认设备状态正常,减少了更换设备,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主动请缨“两渡”工程交接试验

    夏谷林是个敢于尝试的人。2013年的“两渡”工程交接试验共计换流变112台、500kV断路器1400多台、穿墙套管64支、其它直流一次设备120余台。“这次交接试验工作如果能够全部承担下来,将是我们的重大突出,标志着我们具备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部设备的交接试验能力。”鉴于此,夏谷林主动请缨。当时,所有人都持怀疑的眼光。夏谷林表示,面对这次机会,他不想放过。“虽然换流变现场感应耐压带局部放电测试、GIL耐压难度很大,大家都没有经验。但是我们没有退缩。”

    之后,夏谷林带领团队,提前谋划,研制先进的成套试验装备,提高试验效率;开展技术攻关和专题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提前梳理并编制好各种设备类型、电压等级的试验方案共34份;运用团队力量对方案进行集中审查,为现场实施提前做好技术保障工作。针对GIS、GIL、PT耐压、换流变通过阀侧直接加压的方式进行局放试验等经验不足,开展“两渡”试验的专题培训22次,大幅地提高了人员的试验理论技术水平。

    2013年6月9日,超高压公司发起了“百日攻坚”。攻坚期间,“连续加班、连夜赶赴现场抢修都是常态”。夏谷林告诉记者,“当时确实很累”。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头顶烈日,连续奋战40多天,最后终于攻克了换流变感应耐压时阀侧加压补偿困难、多回线路的互感参数测试技术复杂等难题,提前三天安全地完成了“两渡”工程第一阶段的现场试验任务。

    同事龚天森:夏谷林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要求严格,对技术很是痴迷的部门领导。

    同事冯鸫:夏谷林是一个思路清晰、思维敏捷、有冲劲的干部。

    点赞

    14-15版采写:本报记者 黄细英 梁鸿国 通讯员 向忠平

 
3上一篇  
 
   
   
   

南方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