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职工

一家三代五位教师 教育世家的70载坚守与传承

全媒体记者 黄细英 通讯员 王凡 甘杰

本文字数:1897

▲母亲张容在授课

▲父亲陈建红在授课

▲陈济铛在授课

单位供图

   

  在广东教育系统中,有不少家庭是“教师世家”。教育在他们的大家族里,不仅传承的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家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济铛家庭就是其中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们一家三代有5位陆续投入教育事业,他们使用的教学工具,从粉笔黑板到触屏投影,也见证着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祖辈坚守山区30载 为农村孩子打开知识大门

  “小的时候,祖父盘坐在客厅的长椅上,把我们叫过去抓着我们的手练毛笔字。”“85后”陈济铛至今还记得,祖父总是把那句话挂在嘴边:“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读好书才是我们家的出路,才能对这个社会有贡献。”就这样,“努力读书,贡献社会”成了陈家的家风,一传三代。

  1951年9月,陈济铛的祖父陈经镇来到茂名县金塘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他从教长达38年,其中前30年都在粤西老山区一线教学,环境条件十分艰苦,他积劳成疾,患上较严重的哮喘,晚年基本上是在病床上度过的。

  在金塘小学任教时,陈经镇认识了他的人生伴侣——比他小两岁同为语文老师的张丽华。“祖母是一名小学高级教师,曾两次被评为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她先后在七所学校教书,无一例外都是在边远山区中的农村小学,条件非常简陋,有的教室是泥瓦房,房顶都会漏水,每逢到台风暴雨之时,外面的雨下多大,课室里的雨就有多大,泥地面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但没有老师和学生会被这样的困难吓倒而辍教、辍学。”陈济铛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祖母在粤西山区农村小学坚守了33年,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努力帮助农村孩子打开一道道知识的大门。在这些孩子里,也包括了他们的四个子女,陈济铛的父亲陈建红就是其中之一。

  父辈潜心教研为兴农 为广大农村基层养殖户解难题

  陈建红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受祖父母默默奉献精神的影响,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教师。1978年7月,陈建红参加高考,被佛山兽医专科学校(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录取,1981年毕业后,他留校工作,一方面抓紧一切机会进修提高,一方面脚踏实地从事禽病诊断防控教学与研究的专业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潜心科研和教学,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广大农村基层养殖户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曾主持完成科研课题20余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因教学科研成果较突出,陈建红3次获得广东省先进教师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陈济铛眼里,父亲不苟言笑,他小时候都不太敢和父亲交流,但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不断积累,他逐步体会和理解父亲的用心良苦。无论是学业安排、职业规划还是为人处世等,都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之门是父亲给打开的。”陈济铛深刻记得父亲给儿时的自己解释细菌染色镜检实验的过程,那时只有几岁的他指着载玻片问父亲:“爸爸,为什么要在这上面滴紫色的东西啊?”父亲笑着说:“我们现在要给细菌拍照,所以要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化个美美的妆,这样才能拍得漂亮啊!”就这样,陈济铛步入了自然科学的殿堂,并逐步建立起成为一名科学研究者的信念。

  父亲几十年为农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也带动了陈济铛积极投身当前乡村振兴大业的建设浪潮。父亲也是第一个动员陈济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母亲张容是高中物理高级教师,自陈济铛懂事起,母亲就经常讲各种忠党爱国的故事,旅游时会专门带他去参观革命遗址。长期受父母爱国爱党教育的影响,2008年,陈济铛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三尺讲台 父亲传授教案并亲自示范

  受父亲影响,陈济铛也走上了动物医学专业之路。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清一色写的是农业高校,专业清一色是动物医学专业,而且不接受调剂。陈济铛本硕博均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2016年留美深造后,毅然回国入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兽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跟随祖辈和父母的脚步,2016年陈济铛也踏上了三尺讲台。“父亲把他每节课的教案、课件全部交给了我,每天示范讲两节课,一边讲一边解释课程内容结构、重难点分布、授课的节奏,甚至细到每一个关键句表述的语气和停顿。”跟着父亲学习,陈济铛能感觉到父亲的用心用力,由此备受鼓舞。

  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资助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核心成员,陈济铛经常运用专业知识到生产一线为养殖户解决生产问题,定期下乡开展培训,为精准扶贫,实现科技兴农,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一晃70载,转眼三代人。从山区到城市,从小学、中学到高校,陈济铛一家人始终坚守在教育战线上,全心全意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人才。“我一定要将这个讲了70年的故事续写下去。”陈济铛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南方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职工 06一家三代五位教师 教育世家的70载坚守与传承 全媒体记者 黄细英 通讯员 王凡 甘杰2021-07-22 2 2021年07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