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人们又开始了短期的小型“迁徙”,或出游,或回家……而这个节日对于在家务农的人而言,不是假期,而是农忙,是期待,是团圆,“飞走”的孩子在节假日才有空飞回家看一眼。
农人的国庆假期,是在累累秋实的劳累和亲人团聚的欢声笑语中度过的。
国庆假期是农忙时节,待收的水稻、沉甸甸的油茶、大片的花生,就连黄豆、芝麻、绿豆也争先恐后地要“破壳而出”。记得小时候,每到“十一”,最热闹的就是去外公家帮忙收水稻,这是属于我们独特的国庆“劳动节”。
那时候,没有机械,一切都是人工,实践验证“人多力量大”是对的。外公有四个女儿,女婿自然是要齐上阵。他们拿着镰刀,戴着草帽,一起走向那连绵起伏群山下的稻田。女人们则带着孩子,挎着箩筐,跟在后面。碰见庄子上的人,人家都很热情地打招呼:“你家好厉害呀,今天女儿女婿都来了。”外公乐呵呵地笑着道:“是呀,是呀。”走起路来,人更加精神,连脚步都轻快了。每走到一个地方就向女婿们介绍,这是谁的稻田,人家种了多少,距离要去的稻田还有多远……孩子们一路疯跑,四处瞎晃悠,看到什么摸什么,没少被母亲们骂。到了地方,女婿们各自承包一块水稻,比赛似的,挥动着镰刀,埋头苦干,偶尔抬头歇歇,调侃下干活慢的人,说着“干不完,中午没酒喝”的话。大家就这样七嘴八舌地一边斗嘴,一边手却不敢停。女人们则忙着整理割好的稻子,捆成一捆。她们干到半晌的时候,就要回家帮忙做饭,剩下的女婿们在田里干得热火朝天。那时的时光,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热情、热烈,我们却不觉得辛苦。
外婆在家,早早就准备菜肴了。大舅养的大鲇鱼、水稻田里养的龙虾,这时都成为我们的盘中餐,为这个特别的节日,添上不一样的风味。菜肴虽是家常菜,但吃起来却无比香甜、幸福。这样的劳作,最少要持续三天。这几天既是父母劳作的时候,也是团聚的时候。
忙完外公家的活,大家会轮流互相帮忙,这是走亲戚的好时候。所有的劳累,在一桌又一桌的佳肴美食、觥筹交错中消散。现在,机械代替了人工,我们也少了这样的大团圆,有的只是小家的团聚。庄稼少了,回家后也无需再去辛苦劳动,只是去看看老去的亲人,祈祷他们身体健康。
现在老一辈的农人,平时只种植一些简单的粮食,保证子女回家有吃有喝。新一代的农人上线了,他们承包了大片的土地,进行资源整合,除了必需的粮食,还种植果树、药材,再结合网络销售,成了新型农业的带头人。
国庆期间,乡里还会举办“乡村丰收展览会”。展览会上,除了新兴的农作物外,我还看到了即将消失的农村绣花、鞋垫、布鞋、老式蚊帐、谷垛、剪纸等。那一刻,我像是穿越了时空,心中是满满的感动。那是我的童年、我的青春,也是他们奋斗的时光啊!眼睛早已悄悄湿润,乡村舞台上,穿着花衣起舞的人们,早模糊成一片。我知道,我是被这丰收和欢声笑语所感动,也是为农人们高兴。
时代在快速发展,庆幸的是,农人没有被抛弃,他们依然能靠这片土地养活自己,养活后代,让幸福的影子愈加具象化。
国庆,无论是去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好,回家团聚也罢。我们的心都会因红色的旗帜而炽热,而跳动,而自豪,生活也会如同红得发烫的“中国红”一样红红火火。尽管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不会因为国庆假期而消失,但是这短暂的小憩,会给予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不畏艰难的精神,点亮心中的灯,照亮前进的道路,爱上生活,爱上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