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版:风采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铁路分公司机修段段长杨向东

机车“土医生”提出许多“洋方案”

全媒体记者郭子健 通讯员凌海飞

本文字数:2364

■杨向东在修理机车发动机 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杨向东长期担任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线班组长,是全国十四届工会代表,曾获得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敬业奉献好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招商局国际“金质荣誉勋章”等多项荣誉,是广东省首批20位“南粤工匠”之一。2020年,杨向东任铁路分公司机修段段长。他先后获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级QC优秀成果奖、4项省部级QC优秀成果奖。

   

  “南粤工匠”杨向东30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线,一直以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的职工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一流的工作、优质的服务、精益求精的精神,为湛江港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刻苦钻研

  成为技术“多面手”

  1990年,杨向东从湛江市技工学校钳工班毕业后,被分配到湛江港第三分公司门吊队,成为一名普通的门机修理工。2010年,杨向东被调到铁路分公司机修段,当上了一名机车维修工。刚接手时,他对机车维修还一窍不通。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一头扎进了机车,查阅各种相关书籍,了解机车电器控制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经过一年的学习与实践,他掌握了机车制动系统、柴油机系统、辅助系统的维修技能,以及电器系统故障判断和处理的方法。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杨向东以“学习型”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放过工作中遇到的任何疑点难点。为此,他记录了30多本工作日记,利用工余时间先后考取了大专及2个本科文凭,并取得了机修钳工技师、机车电工技师、无损磁粉探伤Ⅱ级证书,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和能够独立处理各种“疑难杂症”的“机车土医生”。

  2016年,一台机车返原厂中修,在组装后的试运和水阻试验中连续发生三次柴油机主轴颈辗瓦事故,厂家聘请相关专家多次会诊都无法查明故障原因。公司委派杨向东到厂方与相关技术人员探查处理措施。他经反复查验,提出处理方案,终于彻底解决了连专家都无法处理的技术难题,为公司和厂家挽回了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他利用磁粉探伤技术检测出80多个缸头及部分钩头零部件的裂纹,在源头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为机车的检修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杨向东根据日常积累的处理疑难故障实践及经验,多次撰写和发表论文,其中2篇分别获得中国港口协会铁道分会论文二等奖和优秀奖,1篇在省级刊物《大科技》上刊登;个人获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级QC优秀成果奖、4项省部级QC优秀成果奖。

  不断创新

  提出许多“洋方案”

  在一线岗位历练20年后,成为知名“土医生”的杨向东带领团队开始摸索对机车进行自主大轮修,每年轮修1—2台次。这样,不仅可为分公司节约外送费、修理费近40万元/台次,而且有效地缩短了维修工期,保障了港口生产用机。

  为了确保机车“零故障”,杨向东创新机车整备制度,提出了许多“洋方案”。他带领机修工对机车修理工艺进行改进革新,完成机车风泵保险、轮缘润滑装置、机车的防尘、防火、防水、防绝缘等装置改造,并自制改良各专用工具,累计节约维修成本143.6万元。同时,杨向东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利用车站乘务员交接班时间,带领机修人员查询每台机车使用情况,征求机车司机意见,并有针对性地跟车掌握机车车况,通过科学手段,“望、闻、问、切”,主动对机车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判,实施“事前保养”,把故障杜绝在萌芽阶段,改变了“事后维修”时间长、费用高的不利状况。多年来,机车保持利用率达53.8%、完好率达92%、故障率低于0.42%,为机车安全运行和生产疏运畅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在技术方案的解决中,杨向东更是大胆创新,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及小改小革不断,“洋方案”成果多多。QC攻关课题《降低机车燃油消耗率》《降低机车辅助部分故障率》《降低机车机油消耗率》等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交通部、省级优秀成果奖,《创意流动工具柜》项目获得2012年全国TnPM大会金点子奖,“火车头”QC小组荣获“2013广东省南粤之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银奖”,杨向东也因此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水运系统“安全优秀班组”等光荣称号。

  示范引领

  合力发挥创新效能

  2014年3月,杨向东所在的分公司成立了以杨向东名字命名的湛江港首个劳模工作室——“向东工作室”。杨向东告诉记者:“劳模工作室要发挥效能,不能光凭自己一人单打独斗,还要有一支过硬的团队支持。”

  杨向东工作室通过吸引公司各路精英,强强联手、优势互补,集中技术力量,形成创新合力,共完成89项技术攻关项目、22次疑难故障诊断排除、6份技术指引,为港口集疏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200余万元,曾荣获省市级奖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

  同时,工作室积极参与公司人才培养,先后举办165场次业务技能及安全管理培训,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通过工作室成员的传、帮、带,培育出了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各级技能人才25名,“湛江市技术能手”4名,集团公司“技术状元”1名,9人次荣获“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招商国际“金质荣誉勋章”等省级荣誉称号。“向东工作室”先后被湛江市、广东省总工会命名为“湛江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广东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广东省委宣传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是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

  在“向东工作室”孵化器作用带动下,湛江港集团公司内部掀起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热潮,至今已带动成立“忠海工作室”等12个创新工作室。7年来各工作室完成“五小”创新、科技创新,以及QC攻关项目138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21个项目荣获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市级科技及创新成果奖,多个QC攻关课题获得国家级、交通部、省级优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7项,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南方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风采 33机车“土医生”提出许多“洋方案” 全媒体记者郭子健 通讯员凌海飞2022-04-27 2 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